有人曾说,中国有酱缸文化的传统。不管什么好东西放进去,天长日久肯定会发酵、变味,再出来时已经面目全非。种种迹象表明,曾受到国人热烈追捧和喜爱的《千手观音》恐怕也将面临这一前景。
从春晚结束至今,有关《千手观音》的令人不安和感觉怪异的新闻就没有停止过,“抢注”、“假冒”、“版权争端”等字眼不时出现在公众面前,连轴转的采访和活动使“观音”们频频显露倦态,改编电影等也许并无必要的举动也纷纷露头。人们不禁开始担忧,《千手观音》能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坚守那份恬淡平和?“观音”们能不能长久延续那个艺术的传奇?
《千手》之所以感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作者那种甘于寂寞、平和淡然的创作心态,因为她给了在俗世中挣扎、奔波的人们一种安详的情感抚慰,因为她在春节晚会许多恶俗节目中的卓然不群。应该说《千手》是从俗世的酱缸中顽强地站立起来的,她出淤泥而不染,用她曼妙的身姿向人们诉说着古老而优雅的故事。舞动着的“千手”是美丽的。
但是让“观音”尴尬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有着强大的酱缸文化的传统和惯性。“观音”一曲舞毕,就从酱缸中伸出千万只手,生生地要把“观音”拖回这个巨大而无底的空间里。纵然观音有千年万年的“修行”,但“寡不敌众”,抵挡不住那更多的“破坏之手”的合力,恐怕也很难逃脱这个文化的酱缸。
我们民族不缺乏文化的创造,但同样不缺乏对创造的毁灭。好不容易出现几个真正感人的艺术创作,好不容易有了新的引人深思的艺术思维的探索方向,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各样的消解和毁灭的力量。我们就这样一次次把来之不易的感动变成困惑、变成厌烦乃至变成彻底的抛弃。
文化的创造和保护,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在各民族之间竞争的能力。对优秀的文化创造的保护,需要对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和环节进行协调。只有化“酱缸”为“泉眼”,使文化创造与生活之间取得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我们的民族文化创造能力才能减少干扰、浪费和破坏,中国文化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积累和提高。
端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