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中国电影百年 >> 相关报道

张元:我比过去更愤怒

YULE.SOHU.COM 2005-02-22 10:56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在张元的电影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生活在他身边的人。《北京杂种》中的崔健是张元的好朋友,而《儿子》的主人公则是张元楼下的邻居。那些近距离生活在张元身边的人,最终进入了他的镜头。  

  ■实习记者 郑洁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张元正在为去年拍摄的《看上去很美》做后期工作,这是他和王朔合作的第二部电影。“影片大概三四月份就可以全部完成了,但还不能确定什么时候上映。”在他的工作室,张元告诉记者。“和《绿茶》相比,这部片子的叙事性会更强些,但表现手法依然有很特别的地方。”

  在《绿茶》里,张元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两个有着相同面孔的女孩,出现在男主人公的生活周围,一个是急着嫁人的女硕士生,说话刻板、扮相老成、叨叨自语,马不停蹄地赶着相亲;另一个是不明身份的咖啡厅女郎,嗓音性感、笑容晏晏、风情万种、在男主人公失落的时刻陪伴身边,不紧不慢地帮他剖析情感迷惑。

  作为商业片推出的《绿茶》,和他以往那些半地下的作品相比,依旧散发着一种强烈的时空迷幻,以及鲜明的个人特征。尽管许多影迷对开放式的结局追问不休,但张元却似乎很满意影片最后留下的悬念,观众疑窦重重,竟让他有些窃喜。

  这不是张元的第一部商业片,却是他市场意义上“代表作”。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冲着姜文、赵薇的明星号召力的影迷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在意“张元”是谁;而对于那些早就熟悉张元名字的人来说,又可能根本没真正看过几部他的电影,对他们而言,张元的电影只是出现在众多影评中的一些符号。

  和其他年龄相仿的导演相比,张元很“异类”。他的题材范围相当广阔:从弱智儿童、精神病患者、摇滚乐乐手,到同性恋、变性人。对于异常题材的爱好,注定了他的大多数作品无法浮出水面。

  初次见面,张元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钢丝般坚硬的头发,满头的刨花卷,桀骜不驯。这个面带笑容、眼神温和的人,尽管不太认同“第六代”这种有些概念化的划分,却是与他同一年龄代的导演中最多产的一个:从开始的所谓“地下电影工作者”、“独立导演”身份,到后来拍摄MTV、小成本商业片、纪录片、商业电影、电视剧,他不断变化着关注对象,变换着艺术风格与形式,东奔西跑,精力充沛、像头不知疲倦的狮子。

  “我对艺术的入门是从绘画开始。我的观察社会、观察物体、观察人物都是从绘画开始,之后又学习电影摄影。但这些对我来说,在拍电影的时候反而有不利的影响。我经常对自己强调的是,你现在不是在画画,不是在做摄影师。我总是希望能忘掉自己的专业出身,总是有意把一部分审美忽视掉。”

  我不敢想

  一个导演能是独立导演

  张元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叫《妈妈》。《妈妈》为张元赢得了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

  “我在国外接受采访时,记者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是地下导演,怎么是独立导演?’。当我第一次听到人家宣布说‘现在请中国的独立导演张元上台……’,我特别紧张。当时我想象地下是一个挺大的词,不敢想象一个导演能是独立导演。”

  之后,张元又拍了《北京杂种》,还有《东宫西宫》、《儿子》、《金星小姐》、《疯狂英语》……,后面几部电影都没有机会在国内上映。

  他安慰自己,“虽然拍了那么多电影不能被人看到,但它们还是电影,不是枉费,而是一种存在。”

  中国大陆的观众看不到张元的电影,但不影响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妈妈》在100多个电影节放映过,《东宫西宫》放映了40多个国家。

  “到了1997年,我终于想通了,我一定要让我后面的电影能有机会在国内发行。拍《过年回家》时,我很坚决,一定要让这部电影在国内公映。”张元谨慎地操作着从“地下导演”到“地上导演”的蜕变,“虽然影片有时候就被剪掉了一点点,但在之前,我有很多的‘自我审定’,有的电影能不能在国内放,先给它筛一遍,剧本通过后,再改一遍,最后交上去之前再剪一遍。”

  我总在想到底什么是真的

  张元电影的“题材的争议性”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张元对“剑走偏锋”这个词很敏感。

  也许张元不喜欢这样的形容词,但却坚持自己的拍摄角度是有价值的。“大家都看到的东西,再去发现,对于我来说,没有挑战性,也缺乏意义。”

  在张元的电影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生活在他身边的人。《北京杂种》中的崔健是张元的好朋友,而《儿子》的主人公则是张元楼下的邻居。那些近距离生活在张元身边的人,最终进入了他的镜头。“我觉得离我很近的人也完全可以进入到画面里面。而且我了解他们,我更知道他们的哪些是最真实的。”他说对他而言,拍电影是一个得到真实的过程。“我总在想到底是什么是真的。”

  “一家四口人自己去演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父亲因为长期酗酒住到了精神病院。当时我为了拍这个电影,把他从医院借出来,让他们一家人真实地去演他们的故事。我在看着他们的表演时经常恍惚,到底哪些是真的?”

  “支撑自己拍电影的‘最大的激情’是因为自己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兴趣。”他说,“偏执是不是就是独特的角度?我不敢想象没有反抗,没有自己的角度,会是什么样子。”

  当问到他是否觉得自己幸福的时候,张元似乎被难住了,思忖了很长时间,然后才字斟句酌地回答:如果我说我今天是幸福的话,是因为我还能做我喜欢的工作。又改口说,“也许我不是那么幸福的,但会有幸福的状态呈现出来。”

  在采访过程中,张元把整个身体靠在椅子上,慢慢地吸着烟,有一些慵懒,偶然微笑。常常一个问题要等待良久才能得到几句简单的答案,让人摸不清他那天马行空的大脑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人物周刊:你怎样评价第六代这一群体,你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怎样的?你认为你和哪一个群体或哪些导演距离感最近?

  张元:我们这拨导演拍的东西,各方面差异都挺大的。像娄烨、王小帅、陆学长,我不知道“第六代”是不是也把贾樟柯划进来了。每个人拍的东西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不希望自己的东西和哪个导演特别接近。我感觉,导演系的那帮同学已经有点骄傲,沾沾自喜了,实际上,什么电影还没拍呢。

  人物周刊:那你觉得你们这代导演和“第五代”的区别在哪里?

  张元:第五代是谁啊?不就是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吗?我觉得这样比较不太有意思。有的时候一些更老的电影,或者是一些已经去世的导演我还是挺喜欢的。我觉得我们身上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我反而对和我同一代的一些人不是那么认同。

  人物周刊:你看贾樟柯的片子吗?你们都很注重平民的视角,你和他的区别在哪里?

  张元:看。他的视角稳定。我认同他的情感,把摄影机放在平民化的角度,为什么不平民化,有什么高贵可言?

  人物周刊: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许多商业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快餐文化”,那么你如何在不拒绝和不迎合大众之间达到良好的平衡?

  张元: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没有结果。而且的确,有的时候艺术的价值不是掌握在大众的手里。但是艺术家,包括现在的电影制作人是靠什么活着的?从艺术史上说,艺术家是靠赞助人和资助活着的。今天的电影制作人投资了一部影片,他最后是需要观众看的。艺术家要靠资助人活着。

  人物周刊:1990年的MTV《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当初是出于什么初衷去做的?

  张元:那时中国摇滚乐的代表就是崔健,有次崔健和我在一起聊天说拍一部MTV,可是那时候MTV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那时国内没有MTV。后来才知道MTV是被叫错了,MTV是美国一电视台的名字,后来国内才强调应该叫MV。我当时还特别傻,问崔健什么是MTV,崔健特严肃地说,MTV就是music televison,《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我是当作电影来拍的,没想到拍完以后当年就拿到MTV电视台的奖,他们第一次给亚洲的奖。

  人物周刊:你和王小波是何时开始合作的?听说你们合作以前,你还不知道他是一个小说家?

  张元:我在认识王小波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东宫西宫》这个剧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加拿大学者向我推荐了王小波和李银河,建议我去见见他们。李银河说不如让王小波来写。在写了很多稿之后,有一天王小波才给了我他的小说《黄金时代》。当时那部小说还只在台湾出版,书商给改了个非常奇怪的名字,叫《王二风流史》。

  我和王小波合作了几个月,这个人很好,很真诚,说话不是很多,但每句话都特别有意思。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特质?

  张元:导演和一般工作没有什么区别,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和一个管道工,或者一个做室内设计的、一个做面包的没有什么两样。都需要一种手艺,但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

  人物周刊:如果这辈子你没有成为一个导演,会不会觉得遗憾?

  张元:没什么遗憾的。就是现在说再不让我拍了,我觉得也没关系。

  人物周刊:当你拍电影的时候,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不拍的时候,最关心什么?

  张元:拍电影时最关心的是电影本身,不拍电影时关心的是下一顿吃什么。

  人物周刊:你觉得你孤独吗?

  张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人生的主题,我想人本身就是孤独的,人都是孤独的吧?

  人物周刊:你会不会经常自我反省?

  张元:会。我认为我缺点很多,不反省恐怕活不下去。艺术工作永远是和悲观、焦虑、失望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艺术家比过去多一些,是因为人总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撑。

  人物周刊:你和过去相比是不是更平和了?

  张元:我觉得大家可能对我存在一些误解。我心态变化不大,而且我也并没有平和,我倒觉得我今天内心的愤怒比过去更强。

  人物周刊:有一天这种愤怒会不会释放出来?

  张元:很可能。我的灵魂永远是自由的。干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

( 责任编辑:单秀巧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