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张院长提个醒 张成东 在对金庸辞职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的余波中,张铁林接过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大印。一年之内,张铁林至少是第四位进军高校的大明星,演义圈名人及社会名流冲击高等学府的热潮看来并未停止。在荣任之际,鉴于前面已经出现的一些前车之鉴,笔者愿在这里为张院长分析一下利弊,希望对张院长以后领导好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有所裨益。 张铁林的就任与金庸、成龙、周星弛等人的进入高校有所不同。 首先,张铁林上岗的方式与同为院长的金庸不同。金庸的就职是由朋友牵线达成的,在浙江大学一位领导的介绍下,当时75岁的金庸就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应当说,无论从年龄、程序等方面,金庸做院长这件事都给人留下许多指摘的口实,甚至可能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了伏笔。金庸是小说家、文学院院长,却跑到历史学去做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既顶名是院长(而非名誉的),却又少有时间呆在院里处理事务,只像一个旅客,一年来做三两次讲座,金院长既不抓教学也不管科研,也未见有历史学术研究专著,就难免被人批评是一场错位,闹了一场不小的辞职风波。最好玩的是最近他老人家又收回辞职声明,表示继续回浙大当院长、教授、博导,整个事件给人一种强烈的喜剧感。相比而言,张铁林就任的程序就规范很多,张铁林是符合报名条件、通过公开竞争经过考核以后录用上任的,他能否顺利和完整地履行院长职责,虽然人们心头还有一丝疑虑,但质疑他当院长资格的人倒还不多。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开端。 其次,他不是客座的,而是实干的。周星弛和成龙先后就任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教授,都不过是客座教授,所谓客座即是一位过客,平时可以拍自己的电影,只在学校需要又机会适当的时候偶尔来学校捧个场应个景而已,而张铁林是直接就任院长,这就意味着张铁林将来三年的主要工作是处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行政工作。一个娱乐圈,一个学术圈,一个做演员听导演指挥,一个当领导指挥别人,一个专门务虚装神弄鬼,一个事务具体烦琐。因此,张铁林必然面对着一个转型,也就是从一个演义明星向行政官员的转变。这个转变相信要比在银幕、屏幕上塑造几个不同类型的角色困难的多。 因此,这里特别提醒张铁林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多方努力,顺利实现转型。一个方面,以一个演艺界名人的背景进入高校,跟以研究和教学见长的人打交道,首先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影视是你的特长,千万别去贪什么美术系的硕导博导的名堂。另一方面,要尽快融入新的圈子新的环境,学习和适应其中的规范。上梁山入伙还要交纳头名状,哪个江湖没有规矩?金庸被某些教授诟病的就是他没有历史研究成果,他著作等身但只是文学虚构,这一在文学界无可比拟的资源不能被历史学界接受,其博导资格屡遭非议,试想,如果他有一两本学术研究专著,谁还敢JJWW。因此,张铁林既然进了高校,也得尽量地按照其中的游戏规则行事,这是对他未来的同事同行的尊重,也是他在高校行政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最后还提醒张院长一句,在其位谋其政,如果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趁早别趟浑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祝张院长在暨南大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