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著名音乐人宣科诉云南艺术研究所副编审吴学源、《艺术评论》杂志社名誉侵权一案,成为去年音乐界被关注的焦点,而在一审判决《艺术评论》败诉后,被告不服判决,决定继续上诉。今天下午,崔健、刘索拉、梁晓声、郭文景等一批文艺界大腕将在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一场名为“严肃认真的文艺批评还能不能进行”的研讨会,进行详细探讨。
事件回放:宣科上法庭维权
2004年11月16日,宣科诉云南艺术研究所副编审吴学源、《艺术评论》杂志社名誉侵权一案,在云南省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第一天庭审,便引来了全国上百家媒体的关注,法庭内座无虚席,有很多人旁听。法庭上的焦点问题大多落在“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这个提法是否有污蔑性”以及“批评纳西古乐是否是对纳西族的不尊重”等问题上。原告诉称,第一被告吴学源在2003年9月《艺术评论》创刊号上发表《“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一文,称原告的“纳西古乐”是“挂羊头卖狗肉”,对宣科的纳西古乐晚会,北京的音乐研究者认为不过是一场商业的晚会。宣科认为在丽江市政府将“纳西古代乐舞——纳西古乐”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这篇文章对宣科大搞人身名誉攻击及民族文化攻击。而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评论》,在创刊号上登载此文,造成侵权内容的扩散,给原告精神和名誉上造成极大伤害和损毁。宣科要求法院判令两被告承担名誉侵权责任,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向原告赔礼道歉,判令吴学源、《艺术评论》杂志社赔偿精神、经济损失。去年12月法院判宣科胜诉。
《艺术评论》:不服判决,请大腕声援
昨天记者采访了《艺术评论》杂志的主编沙林,对于一审判决,沙林表示,正常的文艺批评对于中国文艺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我们的《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一文完全是严肃而认真的学术批评,不能因为有些人的炒作而阻挡了正常文艺批评的脚步。今天《艺术评论》举办的“严肃认真的文艺批评还能不能进行”的研讨会就是希望在这个主题上,站在艺术进步的角度上,对此事进行一场激烈的探讨。”
沙林说,“宣科号称中国13亿人看过他的纳西古乐,还认为自己的艺术来自于唐代的唐玄宗,源远流长,而且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被北京的音乐专家所否定,认为不过是一场商业的晚会后,他的申报世界遗产的愿望破灭,他认为这归咎于《艺术评论》的这篇文章,我认为这太片面了。”对于在丽江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艺术评论》表示不服,并会上诉。今天崔健、刘索拉、梁晓声、郭文景等一批文艺界大腕来进行研讨,也是对一种严肃公正的学术批评精神的声援。
宣科:这个研讨会没任何意义
昨天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远在云南的宣科先生,对于这个即将举办的研讨会,宣科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学术层面的研讨会,“当初我起诉他们是因为侵犯名誉权,而学术方面,法院应当不予受理,他们召开这个研讨会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想增加一些舆论的砝码,这样做只会让他们越陷越深”。对于这场官司,宣科先生抱有必胜的信心。
(信报记者宗珊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