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和评价张艺谋导演年度表现的时候,我们必须习惯经常性地使用一个词,那就是“最”。 2004年,这位最具争议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再次以无可争议的权力优势切走了最大一块国产电影蛋糕,并把战线开辟到了奥林匹克的文化竞技场上。与此同时,8月起,影片《英雄》和《十面埋伏》接连在北美、日韩取得票房冠军。如果说当年《英雄》在中国的票房成功还只是一个“奇迹”的话,两片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的接连卖座则标志着“张氏武侠”至少在票房上暂时取得了世界性的胜利。 不过,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电影来说,票房成功只是表象。种种事实表明,张更大的成功也许在于,他和他的价值观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和国民心理,只是,我们一时还难以判断这种影响究竟是幸运还是危险。 今年,张对国人的第一次心理冲击是7月10日《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他的庄稼操盘手,商人张伟平再度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中国式的想象力,在首都工人体育馆成功施放了一颗“电影卫星”。是日北京暴雨,却丝毫没能阻隔数万名观众的好奇心,更多的中国观众的好奇心,更多的中国观众则通过荧屏欣赏了这场盛大场面和节目水准都堪比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不管有多少恶评,中国电影史都将无法绕开这个过于隆重的夜晚:2000万人民币投资、7亿5千万人次的收视率; 更大,也更为严峻的心理考验是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8分钟”演出。8月29日,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同样熟悉的大红灯笼、腰鼓和茉莉花出现在雅典奥林匹克赛场上,一起亮相的还有一片明晃晃的少女大腿。不过,在西方观众欢呼的同时,张的东方同胞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荣誉,相反却有些紧张和不安。4年后这个人和这批红灯笼将会同时出现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这种担忧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11月10日,一群中国艺术评论家决定集体开会,“帮助张艺谋进步”。 这次研讨会和随后由某媒体发起的“张艺谋保卫战”是中国电影史和文艺批评史上的一次奇观。事实上,张的所有成功都一再证明了一个古老的生态学原理:赢家通吃。当反对一个人或支持一个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群体下意识时,真正的受益者或许正是这个人本身。对于已经习惯了300万、500万票房的中国导演和观众来说,张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遥不可及的神话,而实际上,正是每一个反对或支持他的人为这一神话提供了现实基础。 “打败张艺谋”或“帮助张艺谋进步“的最好方式也许应该是:出现第2个……第3个……第10个张艺谋。可喜的是,在经历了“英雄”狂想症所带来的最初盲目乐观和必然绝望后,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曙光。 当此时,张的新片《千里走单骑》正在云南秘密拍摄。该片由日本老牌影帝高仓健主演,对很多观众来说,这两个名字的叠加无疑意味着又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神话;新片饶有深意的名字也仿佛是张当下心境的“夫子自道”。不过,上帝只保佑用心拍片和拍好片的导演。对容易跟风也容易健忘的中国观众来说,单骑也好,并辔也好,好马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