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笑 翠花哭 韭菜花也来凑热闹](https://photo.sohu.com/20050113/Img223928429.jpg) 刘孜、林依轮在《麻花Ⅱ·情流感》中制造爆笑场面。 |
贺岁话剧市场良莠不齐
昨晚,贺岁话剧《麻花Ⅱ·情流感》在城北海淀剧院继续制造爆笑场面,剧场内笑声不断,气氛异常热烈;而另一部贺岁话剧《快乐翠花六人行》在城南的天桥剧场则有些黯然神伤,尽管送出去不少赠票,观众上座也就五成左右,由于票房不理想,原定1月25日结束的本轮演出将在今天提前结束。本月27日,还有一部贺岁话剧《淡了,加点儿韭菜花》将在城中心的北兵马司剧场隆重登场,他们的目标是让观众“笑到极致,哭到背气”。
麻花、翠花、韭菜花同时在元旦至春节的档期推出,贺岁话剧市场表现出少有的繁荣。但是,创作一个品牌难,经营一个品牌更难。三花的不同表现,让观众对贺岁话剧的品牌打上了问号。说来有趣,麻花、翠花、韭菜花本是近亲,他们共同的缔造者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田有良。2001年岁末,田有良担任老师的中戏表演98班毕业大戏《翠花,上酸菜》在北剧场上演,当时话剧市场还没有贺岁的概念。该剧拿电视广告、节目主持人、金牌栏目开刀,夸张、搞笑的表演风格颇为新鲜,“翠花”一夜之间迅速窜红。其后,原剧组的制作人刘艳拉着已从中戏毕业的几个学生搞起2002年《翠花Ⅱ·我的野蛮女友》,2003年《翠花上酸菜2003》以及2004年的《翠花快乐六人行》。
虽然他们抢先注册了“翠花”的商标,成为该商标惟一合法使用人,但是创作力的匮乏,使翠花一年不如一年。这一次的“翠花”尽管打上了M(即mix混合的意思)剧的标签,但是1/3以上的内容都是前两年用过的,除了拿广告、名人、电视节目开涮,不能给观众任何新的东西,甚至连演员表演、导演手法都停留在2001年的最初阶段。第一次看还新鲜,第二次看肯定烦。所以,该剧在第二轮演出难以为继就成了必然。
当年《翠花,上酸菜》演出的火爆让导演田有良感到意外,也让他深有感触。“我们的艺术家都愿意引导潮流,而不屑于干娱乐大众的事。”2003年,田有良与自由元素文化公司合作,推出贺岁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创造了4个月内演出52场的纪录。《麻花Ⅱ·情流感》由来自各个行业的14个人集体创作了近半年。刘孜与林依轮饰演的男女主人公,穿越上下几千年的爱情故事,中间穿插着2004年一年中最热门的电影、话剧的经典片段,还是搞笑的风格,笑过之后给你一点点感动。特别是刘孜的表演,完全摆脱了前几任明星的花瓶形象,将女人的妩媚、风骚、单纯、真诚一一展现,令人惊喜。该剧在海淀剧场已预订了50场的场租,势头不小。
捧红了翠花与麻花,田有良今年甩给观众的是一把韭菜花。由他担任导演的《淡了,加点儿韭菜花》将于本月27日在北兵马司剧场上演。该剧请来瞿颖和毛宁主演,明星路线不变,不同的是他要让观众在感动之外得到力量。据悉,这一次搞笑的绝招将是时下最流行的彩铃。(本报记者 贾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