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不好办,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同样,这也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新话题了。而无论哪位导演或是所谓的新闻发言人,都爱把问题放在“众口难调”和“形式创新难度太大”上,来给我们解释。是,这些我们都承认,可他们却也忘了那句老话“欲做事,先做人”。
我以为,这个被称为“中国人年夜精神大餐”的东西,“成品菜”的原料太过贫乏了———人太少,说得更确切些,是能够捧得出来的新人太少了。
在北方,“年夜饭”主要吃饺子,这是风俗。而自家的这顿饺子没听谁说吃得腻歪。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家随时都可以包上那么一顿了,可这传统佳节的美食还是让咱吃着舒服,吃着欣喜。细心的人当然会注意到,近20年时间里,咱家里的饺子馅绝对是有变化的。我之所以敢这么大包大揽地说,是因为在跟许多朋友聊天时,曾经刻意问到过这个问题,最粗心的人,也回答:“确实比前两年肉多了,好像还加了海物……”
得,您听出来了,他知道“加了海物”,也就是在拌馅时多放了海产品。这个新东西就是让他不厌倦的重要因素。而过些年,再放什么更新鲜的,我不好随便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变、换、调整、更新绝对是必然的。
这是普通人家,那咱全国人民的一大家呢,吃得就是这“精神饺子”了。可是,最近这些年谁听说它换“馅”了,那几位“老明星同志”基本上就算把春晚承包了,“腰都粗得很”,连包这顿饺子的人们都得看“馅”的脸色。说好听了,这就成“腕儿”了,说难听点儿,这样的人已经把观众给他们的爱,当成垫脚砖,甚至是可以砸人的武器了。
你说,组织晚会的人这样“受制”于他们冤不冤?我告诉你我的想法,不冤,他们活该!谁让他们都是“现上轿现扎耳孔”呢?
另外,昨天,“小品老二”黄宏居然面对媒体提出了他的“新思维”:“春晚应该两年办一次。”听后,不觉哈哈大笑,按这意思中国老百姓只能两年乐一回?你以为春晚是奥运会啊,还带缓乏儿的。其实这完全是极度自私的想法,是你自己本身疲倦了,还非要找个豁口给自己喘口气。这春节晚会是为广大老百姓举办的,不是给娱乐圈自娱自乐的,还是多想想作品的事情吧,别在这释放无聊的怨气了,再说了春晚其实是给明星们镀金的一个好机会,在这儿露一次脸儿,够他们享用一年的,得便宜还卖乖,这样的事还是少干点儿为好。别再不知道哪疼哪刺挠了!用句电脑上的词,抓紧“更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