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近日播出了一部取材独特的历史连续剧《记忆的证明》,该剧用倒叙的手法向广大观众披露了一段60年前鲜为人知的故事,与以往反映抗日题材的作品不同,《记忆的证明》最大特点是在矛盾尖锐的特殊环境中,揭开战争的表层,对人性展开了全面的剖析,从心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成功的使该剧反映史实而高于史实,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真实感和震撼性的同时,引领观众更加关注于剧情所折射出来的理性与思辨。这也和国际流行的“以人性看战争”创作风格一脉相承。 “过去式”与“现在式”交叉并进是该剧的另一特点,人们在充分体验“历史”的沉重后能够迅速回到和平时代,但剧中老人们的讲述又令人不得不重温那残酷的“记忆”,此前彼后巨大的反差自然引发了每名观众这样的共鸣:勿忘国耻,兴我中华! 我们要感谢杨阳导演,她通过艺术的创作再次唤起国人不应忘却的“记忆”,因为现实同样让我们无法“过早”的忘掉伤痛。我们看到日本尚在的二战老兵享受着政府高额退伍金,晚年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仍认为那场战争是国家行为,自己不应为之承担什么,更不必谢罪。而当年饱受其伤害的二战幸存者们到日本索赔却屡屡败诉,甚至被日本法院直接驳回不予受理。日本领导人更是置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邻国人民的历史情感于不顾,多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极大伤害了曾被其侵略过的国家的感情。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愿意与邻为善,和睦共处。我们不是要给日本国民挂上永远忏悔的牌子,我们只是要日本对那段60多年前的“记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同日本一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促进两国及亚太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中日世代友好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在《记忆的证明》尾声,中国人萧忆和日本姑娘青山小百合经过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后重新走到了一起,这颇有深意、用心良苦的安排,不正是编导对中日两国美好未来的展望吗? (冯文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