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对于我们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是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从古至今,慈航普渡,多行善事就是国人历久不衰的人格和精神追求。但是,在今天高科技、快节拍,利益至上,充斥竞争的商品社会,慈善却仿佛成了企业、巨富、名流彰显爱心,回报社会的专利,离我们普通百姓似乎渐行渐远了。
为什么慈善这个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行为今天会变得局促和狭隘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就是当前大多数国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用有限的经济条件去接济别人似乎有点强差人意。其次就是大善举能提高声誉,小善举却如石投大海,难激一波,行小善者难以得到精神上的回报感。此外行慈施善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授善者与受善者之间有一种隔阂感。
针对上述的三个原因,我想主要还是需要通过呼唤民众爱心,培育慈善意识,改进慈善机制来解决。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继续倡导量力而行的慈善义举,比尔·盖茨夫妇可以捐助百亿美金善款,自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普通民众一分一厘的善举也同样应该为社会所公认和称道,爱心没有多少大小之分。针对第二个问题,要正确引导和培育慈善的高尚理念,培育行善当不计回报和赞誉的观念,减少那些以慈善换取名誉和名气的活动,要以通过善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从而实现自我精神世界满足和慰藉为惟一动机。针对第三种问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增加慈善各环节的透明度,比如将慈善者的慈善活动信息以及善款善物发放等信息记录并公布于网站或媒体,供授善者与受善者查阅,使整个慈善活动更具公信力、透明度和吸引力。
说到底,慈善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心使者。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亿万民众共同关注和参与慈善义举,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天堂。
作者:秦俊琦 030001 太原市康乐街山西省烟草公司经济运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