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天下无贼》的故事了解得不多,看到电影一开场就是个“付彪学英语”的碰头彩,还以为又是一部付彪、徐帆做主人公的传统“冯式”喜剧呢。谁知道10分钟过后峰回路转,付、徐二位彻底消失了,刘德华、刘若英这一对雌雄大盗的故事徐徐铺开,这对我这样事先没预习过剧情的观众来说是个彻底的惊喜。
之后这样的惊喜接连不断,尤其是葛优率领的盗窃集团出现后,两窝贼从抢食、斗法到对抗,完全不是过去“冯式贺岁片”群口相声的路子了,其中善与恶在每个人的内心和他们斗狠斗勇的交锋上一环扣一环,能强烈地体会到冯小刚拍这部电影时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而标尺就是情节剧、商业片。
如果拿《天下无贼》和《手机》做比较,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显然不想眉毛胡子一把抓、两边讨好了,在拍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的选择上,他赤裸裸地靠向商业,而这也正是世界电影最主流的趋势。
电影评论界普遍认为拍一部艺术片更难,实际上中国导演最不缺乏的就是思想。这就像一个种菜的,知道能把西瓜种成方的才是专家,可最后结出的果实却总奇形怪状,不是生就是娄。其实,您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种个薄皮大馅的脆沙瓤出来。
当然,很多人同样会在《天下无贼》里发现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把“无贼”是个理想还是个什么深入地探讨下去,可这些都是题外话了,冯小刚有个观点非常值得发扬光大:让观众在电影院的两个小时里做一场梦,是一部电影首先应该完成的。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在商业电影上最狠的一次突破,也为中国内地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只要把握得好,我们照样能拍出《骗中骗》、《赌神》那样的卖座片,虽然这种电影可能一点也不创新,更不会到国际上去拿大奖,但却能填补中国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空白。
还有一点不能不说,《天下无贼》曾历时多年,修改了不下10余版,但目前的影片中还是有些容易引起问题的问题,像贼男女们的浪漫生活,贼之间斗法过招时候的潇洒妩媚……这些都有引起未成年人曲解的可能。在香港的电影海报上,《天下无贼》也被打上了“儿童不宜”的字样,这种谨小慎微很值得学习。在社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电影创作的同时,对艺术导向整体的协调显得更加重要起来。信报记者大鸣
细节说话
加塞广告比贼还多
《天下无贼》虽然叫做“无贼”,但主要角色大多是贼,而片中安排的广告,居然比贼都多。宝马汽车、惠普笔记本、佳能数码摄像机和便携打印机等产品算是比较符合剧情,另外一些就比较可笑了。
a.刘德华和刘若英开着宝马车在荒原上发生争执,这时候驶来一辆大货车,两辆车有惊无险地擦身而过。这辆大货车正面、侧面全都写满了“长城润滑油”,这组镜头中“长城润滑油”这几个字至少出现了五次。
b.刘德华和刘若英来来回回塞一张银联卡,而且每次都给那张卡一个特写。
c.贼们扮成旅行团到西北偷香客,打的旗子上居然写着“淘宝网”,当然一下子就被警察看穿了。
d.从西北某地到北京的火车,车厢里居然有北京某报的广告。
e.小偷到寺庙偷香客,偷了无数手机,每个手机一个镜头,全是诺基亚。刘德华、刘若英互相发短信,也是诺基亚。最后,刘德华孤独地死在火车上部的夹层里,阳光照在他身上……的诺基亚手机上。下面还有一个大仰角镜头,警察慢慢拾起那个手机,对着镜头慢慢地比划,让全场观众看清上面中国移动全球通的标志。据说不少女观众看到这里潸然泪下,可能我不够善良,反正我当时是笑翻了。信报记者孙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