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现在的文娱界,对猫之黑白是十分在乎的。如此,要博得满堂喝彩,只有学得孙大圣的72般变化,一忽儿黑,一忽儿白,猫声狗状外加美女的柳条腰并浸染深刻的文化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也明白,张艺谋这样的猫,从来就不是别人能够改变的,是一只很不温顺棱角分明的猫。
于是文化大腕们伤心了,上火了,像群名牌中医刷拉拉齐聚北京开会。“缺少心灵感受、缺少人文关怀、缺乏想像力”,这是他们给缺席的谋子集体会诊的结论。也许我无法理解专家们的黄连苦心,但俗人认准一个事实,谋子的电影有市场有票房,掀起了一轮轮媒体和观众的视觉狂澜,更可贵的是捧回了一大批世界级别的奖杯,在中国电影界独一无二。
只能说,谋子这只猫太肥了,所以专家们想替他减减肥,开出的药方是一纸质问:“为什么张艺谋电影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又屡屡令我们失望?为什么张艺谋现在得天独厚,却不能代表中国电影冲上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平台?”这令站在会场外的恭听者们有点迷惑发蒙。
有专家批评张艺谋“在人文精神上都比较缺失”,那是否打算把国粹都打上“人文精神”的标签?具备人文精神固然可敬,但人文不够的似乎并非格调低俗。谋子这只猫有他的自由。玩什么样的文化,或者啥文化也不玩,是谋子个人的事。我理解批评者的意思,谋子的品位不“高”也。文化从来有两个方向:通俗和高雅。但如果把金庸的武侠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相提并论,二者实在缺乏可比性,就像方向和哲学、烟花和牛虻,比来比去,孰高孰低,没谁拎得清。
我无意创造崭新的“猫”论,我只想表明个人态度,张艺谋只是张艺谋,一位有成绩也有缺点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哪怕他由普通的猫变成了美丽的孔雀,仍不免在开屏时要露出爿丑陋的脏屁股。上帝造物时这样,没办法。但在一个需求张力、渴望个性的社会,就别让谋子被同化了吧。一只好不容易异化了的、特立独行的猫,对于死气沉沉的中国电影界,弥足珍贵。咱们与其指手画脚,毋宁埋头工作。
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