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由《艺术评论》杂志社发起的“张艺谋及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11月10日在北京举行。权威学者精英将群聚一处,毫不偏袒地对张艺谋现象及艺术作品进行细致完整的总结研讨,并毫不遮掩地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希望张艺谋能够继续进步,更好地撑起中国电影的大旗。以下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副所长的的发言:
贾磊磊:
我觉得会议时机选择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电影是一种产业,中国电影实际上市场占有率非常低,我们有一个像张艺谋这样能够拍出电影能够有观众来看,有一定票房收入的导演,从本土电影文化产业来讲,应该保护他。现在讨论这个话题,实际上我们片子已经下线了,《英雄》也好,《十面埋伏》也好,商业价值已经实现了,现在从艺术讨论有些问题可以更尖锐或者本土一点儿。
我们对本土电影的关心很多意义上是针对电影整个产业化的进程,所以我们会议的名字叫做张艺谋与中国电影。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张艺谋的电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艺术评论》发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也有批评的角度。刚才听了方李莉老师的发言,虽然我们不是跟他做同样一个研究领域,但大家关注的问题都是一个,就是在张艺谋电影背后的东西。我们并不是只关注一个影片视觉的冲击,它传达给我们的文化精神、伦理道德,竖起来的一面旗帜的颜色是什么,这非常的重要。电影批评和文学批评不同的是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经济尺度一个是文化美学的尺度。这部电影可能经济尺度上非常的好,但可能在文化美学尺度上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像张艺谋早期的《黄土地》,当时票房非常可怜,但在电影史上非常有地位。不要因为一部电影赚了钱,就取消在美学和文化精神领域。张艺谋电影不否认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但我们对他的批评更多是集中在美学和文化精神领域。我们知道,电影产业体制从张艺谋《英雄》开始到《十面埋伏》,其实最早推进这个体制是整个电影业的改革,大家都知道中国电影在银行是不能够得到贷款的,比如我拍一部电影到银行贷款,国家不允许。但给张艺谋提供赞助的是香港的一个赞助商,他实际上真正承担了《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龙》这三部影片的经济责任。采用国际融资的方式给张艺谋提供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只是施瓦辛格一个人的片酬,但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赞助了。在张艺谋《英雄》出来之前,《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这三部票房连续下跌。《英雄》在推进整个市场进程过程当中,经济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但在这样融资的环境下,为什么《英雄》电影卖了很多钱?包括像《十面埋伏》这样的电影为什么大家爱看?就是因为这部影片的武打设计是陈晓东。他父亲是香港第一代武师,陈晓东当武打演员是10岁的时候,演躲在柱子后面看别人打架的小和尚,我们现在光在题材上肯定它,如果很多问题深究的话,我们不能把《英雄》所有的功绩放在张艺谋身上,如果没有陈晓东给他做武打设计,《英雄》和《十面埋伏》不可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的视觉震撼。陈晓东是非常谦虚一个人,他后来之所以出任《英雄》武打导演,实际上是因为在之前拍摄过程当中跟张艺谋的感情联系。在这样电影化的层面上讨论张艺谋的电影,特别是今天来的媒体特别多,应该把一个历史的功绩还给应该有这些功绩的人。
第二,张艺谋的电影现在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说,张艺谋追求的东西和我们现在追求的文化的东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什么意思呢?张艺谋并不是非常好的舞台剧的导演,也不是非常好的歌剧的导演,也不是非常好的舞台晚会的导演,但大的公共性的娱乐活动都会请张艺谋做导演,这种文化变成了一种对一个问题表面的东西特别关注,而对他的实质忽略了。张艺谋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歌舞剧的导演,对歌舞剧的改变对歌舞剧创作人员是不能认可的。电影我们知道,实际上是一个娱乐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一定的虚拟性,不提供所谓真正的给某人真正满足的功能,所有的东西在90分钟的结束之后,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张艺谋已经变成社会角色,这种身份使我们对他整个的认知有一个错位,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必须要对艺术门类或者对这种专业技能的把握,才能胜任这种工作。但现在相当一批人,对张艺谋认知程度实际上把他当成明星来肯定,他实际上承担很多工作和他自己实际上的能力有巨大的悬殊。所以分析张艺谋就是说,分析他的电影,或者分析他这个人在中国电影业的地位不是很理性。如果在《英雄》当中存在的话,到《十面埋伏》彻底没有了。就是他要提供是视觉的盛宴,就是给人好看、流动,用现在技术包装的视觉游戏。已经不想再承担更深的文化使命,这跟张艺谋早期所有的东西最大的差别。像张艺谋这一代导演,他们都说他有很大的变化,从《黄土地》到《十面埋伏》,张艺谋变化并不是很大。从《黄土地》就开始采用颠覆的状态,没有按照标准的戏曲、好看的方式拍摄传统的故事,后来我们发现张艺谋凡是进入到他所拍摄的领域,都是对原有样式的颠覆和改写。这跟李安拍的《卧虎藏龙》完全不一样。一部电影我们不想跟张艺谋探讨历史精神等,我们只想探讨空间问题。一部电影如果空间形态改变了,所有意义就会改变。你们知道,实际上大家都看到很多像英国、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它们真正的侠道触摸的场景是森林,而张艺谋在《十面埋伏》主流的电影里面,主要的视觉环境是回到海外,或者是不顾忌这个影片空间环境是不是中国的空间环境,完全把视觉环境移到了乌克兰,而乌克兰并不是中国啊,所以张艺谋对中国武侠电影过去文化的舍弃。他最喜欢的场景就是章子怡击鼓那场戏,章子怡是一个盲人,之所以觉得有意义,就是因为盲人可以根据听觉的判断寻找豆子击鼓的声音,然后用袖子打到鼓上。实际上她并不是盲人,她视力非常的好。自己搭建的东西完全站不住。咱们电影跟文学有切记的关系。他对文学依赖性非常强,到不是对文学故事的依赖,我们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是在文学的根基上成长起来的,但张艺谋离开这种文学的根基之后,显现出更多是自我精神的委婉。现在有一批导演,像陆川,并没有像小说等改变,而是自己写剧本,像《可可西里》,拍的非常好。并不是在于我们非要在小说当中找一个适合的题材,而是是否在影片当中坚持自己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张艺谋的电影,我非常同意上午有很多老师发言核心的观点,我们在一个经济追求当中,我们自己要坚守什么东西。我前天看凤凰卫视播出的全球选美大赛,我们有一个内地的孩子在接受他们采访的时候,问他你要国家还是要金钱?这个女孩毫不犹豫的说,我要金钱。在追逐金钱的历史当中,我们文化底线是什么?电影是一个产业,是商品化的东西,但在追求商业的同时,我们应该追求基本文化底线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艺术、美学的观点来支撑,所以我们才会开这样的会,我们开这个会的目的并不是从经济上肯定张艺谋,而是我们认为张艺谋作品当中流露出来某种中级意义的偏离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即便在一个主流的商业电影当中,当然并不是要求张艺谋永远扛一个中国旗在那里,但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原则。
从产业的角度来讲,《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电影,对整个本土电影的推进是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非常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电影年产量接近200部,今年已经也150多部,150多部电影有多少能够进入自己的影院跟观众见面,最主要就是发行,在某种意义上发行的成本巨大,这种发行成本的巨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英雄》和《十面埋伏》投资背景的情况下,骤然的提高中国本土电影的发行门槛,一部电影的发行费非常高,像《十面埋伏》这样的发行方式,甚至在不放影片的情况下,在工人体育馆做一个巨大的首映式,我们几乎没有第二部电影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我们现在一年100多部电影,中国根据WTO的协议,每年必须有25部引进的大片,就这电影就已经占据一年电影大量的发行期,我们本土电影的周期已经非常小了,即便像《可可西里》也进不了新颖院线,而且它还有国际背景,其他的电影怎么跟大家见面。在产业化的平台上,一部电影即便获得了非常高的商业回报,但对整体本土电影的推进在什么意义上起作用,都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电影产业的进程,我们特别早就开始关注了,但我们觉得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不太健全的地方,这些东西实际上都跟张艺谋,都跟《英雄》和《十面埋伏》影片商业运作模式有关系。更多是关注中国的本土电影,并不仅仅是关注张艺谋或者一部影片的价值。所以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我们要讨论他讨论的话题相当多,不仅仅是一个讨论会,或者几篇论文可以完成的,就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才来讨论张艺谋,并不是因为讨论张艺谋才来讨论中国电影。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