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关于世界电影的认识中,克里斯托夫?里夫早已经和“超人”画了等号。最早,他因先后四次主演“超人”电影而成为影坛偶像,但人们最终记住他,却是因为他近十年来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使他真正成了精神上的“超人”。
银幕上那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曾经风靡一时,他是无数孩子的精神偶像,更让青少年观众从电影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弃恶扬善,这其中,先后四次出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夫?里夫功不可没。然而,1995年的一次意外之后,里夫再没有银幕上“超人”的矫健身姿,近十年来,我们所见到的里夫永远是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但是,每次在荧屏上看到他坐着轮椅出来时,牵动人心的那种情绪并非同情,而是惊诧和感动于他整个人身上所迸发出的强烈的生命活力。
由万众瞩目的明星骤然变成一个行走不便、病痛缠身的人,相信里夫也曾承受过巨大的心理失重感,据说他一度想过自杀,但很快就战胜了这种想法,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他希望他们拥有一个坚强的父亲。他说:“我可以看到孩子们是那么需要我,至少我的大脑还是健全的,我应该为此感到幸运了。”多年来,里夫一直在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他在身体锻炼中非常坚强,始终对能够重新站起来抱有希望。尽管身陷轮椅行动不便,但他极力支持干细胞研究,这一立场甚至在布什和克里的总统竞选中都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就在瘫痪之后,他还曾经自己担任导演,而且在1998年重返银幕,参加了《后窗》一片的演出,并因此获得了美国电影演员协会颁发的最佳男主角奖。
据说,在遭遇意外之前被问及“英雄是什么”时,克里斯托夫?里夫的答案总是:所谓英雄就是不计一切后果、勇敢采取行动的人,或完成不可能之事的人。意外发生后,他对英雄有了新的认识:英雄是在遇到无法抵抗的逆境时,仍然能够找到勇气,继续奋斗、坚持到底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里夫的身体是残缺的,但他的人生并未因此而残缺,相反,他用坚强给自己画了一段完美的生命轨迹,并亲身演绎了自己对“英雄”的定义。
由“超人”的辞世,让人联想起从去年至今国际影坛痛失的几位伟大演员:格利高里?派克、凯瑟琳?赫本、马龙?白兰度。他们同样在影坛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同样将被亿万观众所怀念,但是,与格利高里?派克等人不同的是,克里斯托夫?里夫带给我们的感动不仅仅来自他的高超演技、他塑造的银幕形象以及他作为一个演员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对生命的顽强坚持,使他由银幕上的“超人”升华成了生活中的“超人”、精神上的“超人”。这是人们铭记他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