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蕾会客室 007期
本期客人:余文乐
余文乐:能演邓小平的助手那将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自己是争取活到1997年……我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邓小平
1998年叶大鹰拍摄的《红色恋人》中,张国荣扮演的“说英语的中共地下党员”曾经引起全国大规模讨论,“共产党员”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香港演员能不能演共产党员?6年之后,以武
侠片起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投入巨大精力,成为中国史诗性影片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歇浦拍摄了《邓小平·1928》,不但给影片虚构了一个邓小平的助手薛蒲生,还打算把传统历史伟人题材的电影拍成“惊险片”,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邀请了一个1981年出生,演过青春片、警匪片、剧情片……但从来没有任何革命历史题材经历的香港演员余文乐,出演邓小平的助手。
一个香港偶像演员与革命伟人身边的助手之间的反差,引起了我的兴趣。在《邓小平·1928》上映前一个星期,我在他的公司里做了一个访问,问题只有一个:余文乐和《邓小平·1928》。
《无间道》和《邓小平·1928》,我都在演“卧底”
袁蕾(以下简称“袁”):这次你剃了个很短的头,感觉会不会很奇怪?
余文乐(以下简称余):没有,我戴帽子就行了。还好回到香港的时候头发都长出来了。
袁:其实更奇怪的是,你为什么会接拍《邓小平·1928》,你以前跟革命题材的影片没有任何关系?
余:大家会觉得很奇怪吗?我觉得不奇怪啊,反倒是觉得蛮有趣的,可能是我一直想拍一些古装片。
袁:古装片?你觉得《邓小平·1928》是一部古装片?
余:按照时间划分应该是近代史吧,但毕竟不是现在的服装和说话。我觉得蛮好玩的,可能我喜欢电影,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内地导演找到自己也不容易,所以就答应接拍这部《邓小平·1928》。
袁:导演李歇浦当时是怎么说服你的?
余:他们看过《无间道》,告诉我,《邓小平·1928》里我要演的角色实际上跟《无间道》里的角色很相像,他建议我可以先试一下。后来我到上海试戏,觉得还挺合适的,就拍了。
袁:最欣赏你在《无间道》中的什么表演?
余:应该是《无间道》里我演的时候心里有很多矛盾,他们觉得我演出来的那些还可以,所以就放心给我演差不多的角色。
袁:《无间道》是一部警匪片,而《邓小平》是内地的主旋律电影,这两种电影几乎不搭界的吧?
余:如果你们看了电影,就会觉得这次和以前你们看的革命电影不同。这部电影有些像商业片,导演希望拍得好看些,刺激一点,就是不想电影太闷。跟《无间道》相同的是,我在戏里的角色也应该算是卧底,因为那个时候共产党也有秘密工作的(地下工作者),所以跟《无间道》里的角色蛮像的,可能故事会有点不一样,但是大意上也是有点像《无间道》。
袁:在《邓小平·1928》里做卧底和在《无间道》里做卧底,有没有不同?
余:没有什么不同,都应该是心情上的。因为都是做卧底,不管是什么卧底,有一个必须面对的是每天你必须都在做戏,都要欺骗面对的人,因为害怕他们知道你真实的身份,所以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很小心。
《邓小平·1928》其实很像一部商业片
袁:你说拍这样的片子会很好玩,拍完之后你觉得好玩在哪里呢?和之前想到的好玩有什么不同?
余:好玩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内地拍戏——在上海。我蛮喜欢在内地拍戏的,因为会很新鲜。当演员到现在,我一共拍了十几部戏,几乎都是在香港拍的,我觉得有点闷。而拍《邓小平·1928》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是一边度假一边工作,所以也算是有借口可以长时间呆在别的地方。以前到什么地方都是来去匆匆,这次可以感受下上海到底是怎么样的。
袁:拍完这部电影之后,对革命题材电影有没有更多的认识?
余:我蛮喜欢这部电影的,我觉得蛮紧张的,真的。虽然中间有一些文戏,但文戏他们也做得非常紧张。开拍之前,我想像中以为会比较闷,但我看了剧本以后,觉得很像商业片,他们的铺排很紧张,影片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多小时,但一直都很紧张,不会有“怎么还没有做完”的感觉,可能学生会比较喜欢。当时拍摄的时候,虽然有些赶时间,但是很好玩,内地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演员,很好玩,也很热闹,可能是人比较多的原因吧,差不多有100多人在现场,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多人的剧组,拍《头文字D》是60多个人,《无间道》也没有这么多,100人算是很多的了。我当时在片场看来看去,这么多原来全是工作人员,太夸张了。因为赶时间,所以他们分A、B两组,A组50人,B组50人,加起来就是100人了,两组一起拍摄。
袁:如果你是因为在内地拍摄好玩才接这部戏,那任何一部在内地拍摄的影片你都会接?
余:不一定,因为有些可能花很多时间,比如说拍电视剧,一拍就需要3个月,我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拍戏。这部戏事先已经说好,可能在一个月里就能拍好,我和公司觉得时间上是可以接受的,才确定去拍。我不是说不想拍别的,只是别的可能时间太长,我也没办法呆这么久,而且公司可能一年只会帮我接一部内地的影片,我们不希望数量太多,这样少一点反而给人感觉比较有价值,或者说更有新鲜感。数量多了的话,大家可能会常常看到你,但是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所以为了保持新鲜感,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的香港电影大家已经看到很多,再加上电视剧,可能看到自己的角色会有点讨厌,因为太多了,所以就控制一下数量。
袁:感觉你说了很多都是好玩,你拍一部电影就是为了好玩?
余:我觉得一个演员,不能把职业当成一种负担、压力,这样你肯定拍不好,你要找有趣的地方,把它当成你的兴趣,或者好玩的东西。好玩的东西不是说因为好玩才去拍,是你要带一种轻松的心情去拍才会拍得好,因为我试过很认真、很大压力去拍,根本拍不好。比如《无间道》刚开始的时候我演得不好,因为太大压力,要慢慢放松,真的把它当成你喜欢的东西,才会真正地投入,真正表演得好。这是我自己的方法,我不想“唉,又开工了,又拍戏了”,如果一年拍了很多部戏,每一部都这样就很难过,所以要带一种轻松的心情去拍,拍《邓小平·1928》也一样,轻松不代表不认真,还是会很认真地去做一些前期的工作,但是拍的时候要很轻松,要让自己喜欢这个角色,这样才做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