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可西里》作为一部感人的电影,票房成绩远没达到导演陆川预先估计———赶超《2046》。《可可西里》是一部好电影,这差不多是每位走进影院的观者的感受。但电影不是纪录片,强调以原生态眼光拍摄的《可可西里》还是存在剧情张力不够、无明星号召力等问题。记者以挑剔的眼光采访了陆川导演。
记者:《可可西里》各地票房有差异,你会失望吗?
陆:不会失望,有点难受,我希望中国电影和观众都在进步。有人拍娱乐片,有人拍严肃的艺术片,这样才能对电影的多样化做出贡献。
记:当年的《寻枪》有很多姜文的影子,你觉得《可可西里》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陆川作品吗?
陆:《寻枪〉也是陆川电影,只是当时不会有人相信,因为演员太有名了。我以为拍完《可可西里》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了,但是大家说通过《可可西里》更加证明《寻枪》不是你的作品了,这让我比较郁闷。其实每一部电影我希望能是我那个生命阶段的写照,生命状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达和不同的节奏,这是正常的。我希望我的第三部电影继续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样我会觉得生命没有白白在电影中度过。
记:《可可西里》有个镜头是日泰射杀野兔,兔子一动不动地让日泰一枪射中,这好像不太真实?
陆:我也奇怪,那是真兔子,它为什么不跑呢?
记:片中还有一个场景,日泰放走了马加林,并说“能不能走出沙漠看你的命了”,马加林是步行走出沙漠的,日泰开着车,为什么马加林还比日泰先找到同伙?
陆:这很正常,你应该有走山路的经验,走盘山道的汽车未必有步行翻越山梁快,因为一个走的是曲线,一个是直线。
记:我的同事觉得最后日泰的死非常突兀,情节冲突若是更强一点就好了。他说看《可可西里》一点都感受不到你在《寻枪》里讲故事的高超技巧。
陆:在可可西里死亡就是这么残酷,无需设置。这里面的故事源于我的生活感受,我不希望将这部片子拍聪明了,在可可西里,我所有的小聪明都变得虚无。
(记者周满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