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届影节上出现了两位令人瞩目的客人。一个是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一个是香港导演协会会长吴思远。对于浸淫在“炮火”声中的金鸡奖,二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指饱受非议的金鸡亟待“改良”。文隽:“金鸡”“金像”不可比
对于目前电影业在内地及及港台同样面临的困境,文隽惊呼“快没有电影了”。想当初,《牧马人》在全国有1.3亿的票房,现在想想都很不容易。“因为去影院看电影已经不流行了。”现在的年轻人可以买碟、上网看电影,可电影的投入仍然通过传统的回收方法,也就是电影院和版权。不解决这个问题,今后谁还来投资拍电影?
在“金鸡奖”的操作上,文隽表示仍不能完全苟同,“金像奖是只要在本年度公映的影片,就无一例外地自动获得参评资格。而评委会是由香港600多人的制片人、导演等业内人士来提名评选,这和金鸡奖只有十几个评委是不同的。”
他认为,“金鸡奖”的理念有些接近于“戛纳”,而“金像奖”却类似于奥斯卡,两个奖的定位、操作思路大相径庭,因此不可比,更谈不上彼此学习。
目前“金鸡奖”对内地影人的吸引程度每况愈下,在这方面文隽也有自己的看法。电影人不应该把拿奖作为前提,而应该更多地考虑观众,能获得提名就意味着是优秀电影了。吴思远:金鸡提名不正常
身为香港导演协会会长,吴思远自称是“碍于内地同行的情面”才出席了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说起影响日渐式微的金鸡奖评选,他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获得提名的大部分电影都不卖座,这是不正常的。”
吴思远说,他对这届金鸡奖的提名影片了解甚少,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影片没在电影院放映,且并非是媒体和影迷所关注过的。他表示,导演拍电影,本来就不能跟时代、社会脱节。电影业内的专家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不同于大众的看法是可以的,但也不能把受到观众喜爱的电影贬得一文不值。
他还说,目前中国电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一年一度的评奖,首要任务便是能对电影的发展起到标杆作用。如果评委们过于偏爱那些不卖座,但有思想有格调的电影,无疑是在引导影人多拍不要市场的电影。如此,金鸡奖就不是在为中国电影起推动作用。
特派记者 萧生 周秋含(本报银川专电)网络编辑:甘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