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永远的青春、永恒的美
这次《牡丹亭》的演出,我们以“青春版”为号召,其中有几层涵义。《牡丹亭》本为一曲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赞美诗,男女主角正值花样年华,形貌唱作俱佳,是极具潜力得两块璞玉。因此,我们举用青年演员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
通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无形中又给我们中国的传统剧目昆曲注了一管兴奋剂,在它的影响下,必会唤起更多人的支持和爱护。这出戏是两岸三地的产物,在台北、香港和苏州演出时,都几获好评,来看的人已不止遗老遗少,还有企业家、大学生和新潮文艺派人士,原因很简单,“爱得太美了”。在现在的社会里,人们缺少的是勇敢的爱、纯真的爱、美好的爱。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也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至爱遂鸳盟。
《牡丹亭》是上承《西厢》,下启《红楼》,在我们的文学河流中这幺长时间,《牡丹亭》确实是一个高峰。《寻梦》一折中的“忒忒令”,一把扇子扇活了满台的花花草草,这是象征艺术最高的境界,也是昆曲最厉害的地方。由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的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已在香港、台湾多次演出,盛况空前得到一致好评。
这次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非常荣幸地被纳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因为我们大家都太热衷于中国的文化、戏剧事业,都太希望能将昆剧《牡丹亭》用二十一世纪观众能接受的审美观来将这部经典剧作完完整整地展现给大家。但是由于二十一世纪观众的审美观,毕竟不同于明清时代,因此这次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我们一方面尽量保持昆曲的抽象、写意、抒情、诗化为其特色,结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以间驭繁的美学传统,另一方面我们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项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这次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青春版《牡丹亭》的精彩演出,让广大的朋友们认识到虽然时代变了,但是这些中国的文化精髓仍然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一定要将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骄傲。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心灵上总难免有一种文化的飘落感,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世纪被连根拔起,伤得不轻。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戏剧艺术,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们实在应该爱惜它,保护它,使它的艺术生命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