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届国际戏剧季:永远的契诃夫”的开幕戏,国家话剧院的《普拉多诺夫》已经入了排演阶段。该戏将于9月1号在天桥剧场首演,随后还将在海淀剧院进行第二轮演出。 契诃夫的名剧,象《海鸥》、《三姊妹》、《樱桃园》等,对于大多数戏剧爱好者来说耳熟能详,并且还都被搬上过中国的舞台。但《普拉东诺夫》可能就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这有一个原因。在过去契诃夫的中文译作中,这部长达15万字的作品的名字是《无题名的剧本》,而不是《普拉东诺夫》。于是契诃夫写得最长的一个剧本只能以“未名”行于世,甚至连一些专业人士到国外看到这部戏时也不知其所由。 据记载,契诃夫从中学时就开始创作此剧,进入莫斯科大学后又多次修改,然后送给了莫斯科小剧院,希望能够上演,但未能如愿。契诃夫只好将剧本束之高阁。后来他在审定自己的文集时,也没有将这部无题剧本收入。直到1923年,契诃夫逝世近二十年后,人们才从档案中发现了剧本的手稿,并整理出版。1959年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次把它搬上舞台,对原作内容作了较大删节,并安上了《普拉东诺夫》的剧名。此后,这出话剧以不同的剧名先后在法、德、美、英等国上演过。今天国话把它搬上舞台,并给了它明确的名称,使得契诃夫19岁就写出的这一天才的处女作终将为中国观众所熟知。 《普拉东诺夫》是契诃夫一系列戏剧名作的滥觞。它以一个贵族庄园的衰落为线索,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地主、商人等人物,塑造了以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和争吵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而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契诃夫后来塑造的世纪末“多余的人”形象的前身。剧中独特的人物和戏剧冲突,悲剧与喜剧相互交融的风格,都标示着成熟时期契诃夫戏剧艺术的某些重要特点,为我们了解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历史和戏剧观的形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中,观众都不难发现与《普》剧的相似之处。 《普拉东诺夫》在中国的首次演出,剧本由俄罗斯文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翻译,导演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著名导演王晓鹰,该剧还集中了国家话剧院一批优秀演员。王晓鹰说,中国观众对《普》剧可能还不熟悉。但从近年来俄罗斯和欧美的舞台实践来看,业内人士对它的认识逐步提高,因为它反映出的那种对生活的无所适从感和对生命难以把握的忧虑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与当今世界面临的急剧转型的时代非常吻合。而且契诃夫的作品基本上没有激烈的情节,而是在非常平静、甚至是有意淡化冲突的叙述中,以考究的语言和对纷繁线索的把握,散发出戏剧本身的真实魅力。 的确,契诃夫的戏剧往往给人以“闷”的感觉。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剧团、每一个演员都以上演他的作品为检验实力的标志。究其原因,正是这种“弱冲突”的戏剧构成了对艺术实力的最大挑战。首届戏剧季就以契诃夫为主题,《普拉东诺夫》又是第一次上演,或许,这也是对中国观众的一个挑战。习惯于电视剧、“读图”和各种文化快餐的我们,还能真正与大师共鸣吗?习惯于在各种紧张的情节中释放压力的我们,还能真正体会出平淡的味道吗?也许,观众们会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