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梅兰芳
梅兰芳(左)主演的《霸王别姬》
大师的代表剧目《抗金兵》
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演天女
苏有朋出演一代大师得不到京剧名家及梅兰芳后人的认可
南方网讯 日前,京城有媒体传出苏有朋确定出演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消息,一时间引起了议论纷纷。昨日,记者联系到了几位京剧界的名家,大家都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件事,也不知道苏有朋其人,直到联系上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他才向记者澄清了这个误会。梅兰芳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和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也向记者介绍了一些相关情况。
京剧名家不识“乖乖虎”
记者昨日首先联系到了京剧花脸名家尚长荣,听到记者说“苏有朋要演梅兰芳”的消息他吃了一惊:“你倒是给我提供了一条信息,这个事我还没听说过。”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苏有朋其人,尚长荣表示不知道;记者又提示说苏曾是“小虎队”的成员,号称“乖乖虎”,老先生才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正在贵州的著名京剧演员于魁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时他对影视歌都不关心,不认识苏有朋是谁。梅葆玖则表示,只是知道有消息在传苏有朋要演梅兰芳,他对苏有朋本人并不很了解,“让苏有朋演肯定不是事实,演这部片子的演员要经过严格的全方位评估,得到导演组、全体创作人员的一致认可。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可避免,但梅兰芳先生是一代大师,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京剧的一面旗帜,选演员怎么可能随随便便?”
斥资上亿元冲击奥斯卡
电影《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总监、梅兰芳先生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表示,《梅兰芳》是一部反映梅大师赢得全球性艺术声誉的人生传奇,也是本年度献给梅大师诞辰110周年的礼物。目前,由梅兰芳之子梅绍武创作的《梅兰芳》文学剧本已经完成。剧本以“美国人眼中的梅兰芳”、“日本人眼中的梅兰芳”和“梅兰芳眼中的梅兰芳”3种视角,叙述了梅大师精彩人生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强调,投资上亿元的这部影片要塑造艺术层面上的真实梅兰芳,而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梅兰芳。
据悉,《梅兰芳》有望作为明年中国电影100周年的献礼片,于中国电影博物馆成立之际在海内外同步上映。梅兰芳文化艺术传播公司总经理吴迎则告诉记者,奥斯卡评委中有一位70多岁的华裔影人卢燕,她小时就住在梅家,受到梅家悉心的照顾,卢燕认为如果拍好了,这部电影一定可以冲击奥斯卡。因此他们将精心地筹备和拍摄这部影片,争取冲击奥斯卡的小金人。
全球总动员明年正式拍
吴迎向记者介绍,这部电影由国内外共同投资,中影负责具体拍摄,因为投资量大、筹备时间长,自己心里难免有点担心:“京剧不被年轻人普遍喜欢,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不了解,所以我想拍一部高水准的电影,让年轻人看了以后也能对梅派艺术、对我国的京剧文化产生兴趣。”吴迎还告诉记者,“现在日本、美国都有公司跟我们谈合作的事,哥伦比亚公司还接手了我们的全球发行推广权。”他表示,虽然导演和主演还没确定,但制片人一位已不再空缺,记者随后就联系了这个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制片人———杜家毅。
据吴迎透露,该片筹备快2年了,目前进入了导演和主演的洽谈阶段,虽然具体人员还没有最终确定,但他肯定地说,这两个位置上的人最起码都要是华语片中的精英,估计近期就能浮出水面。该片预计明年开拍,细节方面的情况暂时处于保密阶段。
梅派艺术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令世界瞩目的京剧“梅派”艺术。他的艺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积累期:从其开始演戏到1915年左右,以继承传统为主,演出的剧目多为正统唱功戏。在此期间,他已显露出卓越的艺术才华。
创造期:从1915年到抗日战争前夕,是其创作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不仅连续排演了一些时装新戏,还致力于古装新戏的创作和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的重大革新,将花旦和刀马旦的技巧融进青衣表演中。并对舞台美术、布景、化妆和音乐进行了重大的有突破性的改革,为后人所继承。
发展期:从抗战胜利重返舞台到逝世,是其艺术生涯的最后阶段。他的演出虽然不多,但对人物塑造更富于内在魅力,表演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
代表剧目:《洛神》、《霸王别姬》、《廉锦枫》、《天女散花》、《麻姑献寿》、《西施》、《宇宙锋》、《贵妃醉酒》、《抗金兵》、《梁红玉》、《穆桂英挂帅》等,昆曲有《思凡》、《乔醋》、《闹学》、《游园惊梦》等。他的《游园惊梦》、《贵妃醉酒》、《断桥》等均已拍成电影。
梅派艺术主要传人: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梅兰芳生平
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生于1894年10月22日,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祖父、父亲、伯父均为著名艺人或著名琴师。早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首次登台演织女,14岁搭喜连成班演出。1913~1914年间,他两次应邀赴上海演出,上座率经久不衰,盛况空前。演出期间,他又观看了反映近代、当代题材的新戏,对其艺术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此,他开始排演大量的新剧目,并开始了对艺术的改革和创新。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他排演了11出新戏,包括时装新戏、古装新戏及昆曲传统戏。积极挖掘整理演出传统剧目,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他曾于1949年前两次赴日本演出,一次赴美国演出,一次赴苏联演出,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及表演艺术。所到之处,观众反应强烈,受到高度评价,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倾注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艰苦岁月中,他身居沦陷区,不理威胁利诱,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表现出一位爱国艺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还曾赴朝鲜进行过多次慰问志愿军的演出,并于1956年再次东渡日本,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1957年11月,他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0周年大会。195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练并演出了新戏《穆桂英挂帅》,这是他的最后一出戏。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