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面埋伏》制造了最空前的宣传攻势,也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最猛烈的批评。 但即使面对如此事实,张伟平和 张艺谋也没有低下他们高贵的头。现在我们才明白,张艺谋之前在访谈里说“一部电影能有三五分钟被记住就足够了”是什么意思。 想想《十面埋伏》曾经对观众许下的诺言、夸下的海口,当这一切无法兑现,该由谁来负责?
结果:价格不菲的电影
观众们再一次被“张艺谋牌武侠大片”所蒙骗,再一次看了一部价格不菲却令人啼笑皆非的古怪电影,再一次对国产影片深表失望,再一次……网上出现了诸多恶搞评语——恶搞归恶搞,但并无太多恶意,想必这也是中国影迷在恨铁不成钢的极端失望后的宣泄,倘若《十面埋伏》能被拍成类似于《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侠女》那样真正代表东方气韵的武侠经典的话,恐怕再挑剔的电影混混,也提不起冷嘲热讽口诛笔伐的勇气。
——无论如何,我们都该对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商品、这样的现象,进行回望与评估,无论我们是有一说一的影迷、是有话要说的消费者、还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看客。
从前,张伟平许下的诺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面埋伏》不是张艺谋的电影,而是张伟平的。作为新画面影业的老总,作为绑定张艺谋发展的电影商人,张伟平才是真真正正的《十面埋伏》出品人。从“产品研制”直至“订单发售”,张伟平极尽炒作之能事,几乎要把整个中国影市及娱乐传媒都给炒糊了,到最后乃至把看电影这样的私人消费活动上纲上线到了“爱国”的高度,令人应接不暇瞠目结舌。电影上映之前,传媒及观众便已围绕着“张伟平模式的炒作孰好孰坏”展开了白热化的争论,网络上更是闹得沸反盈天。张伟平曾经强调:这不是炒作,而是宣传。
——不如让我们参照随处可见的“张伟平语录”,进行一番前后对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证明让我们困惑并亟须证明的一切。
关于十面埋伏的售后报告 张伟平:看过《十面埋伏》的剧本后,我发现故事性更强了,可以说片子中充满了爱情纠葛,处处暗藏杀机。从故事的完整性上来看,《十面埋伏》比《活着》还要好,它吸着你往下看,欲罢不能,无法放弃。《活着》感人而有些许悲凉,《十面埋伏》则是感染和震撼、引人入胜。它是一部可以给你在武侠片上另外一种享受和刺激的影片,一定会使你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觉和感觉冲击。我绝对敢说《十面埋伏》是艺谋所有作品中最上乘的,是他艺术上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结果:说这话的后果显然是闪了张总的舌头。和《英雄》所犯下的天大的毛病一样,《十面埋伏》在故事上完全立不住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艺谋说,武侠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这一次他装的是爱情——姑且不论“武侠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这样的说法是否荒谬——可这种所谓“惊心动魄充满激情”的爱情,彻底被三流编剧版的“无间道故事外壳”给生生消解了,情节上语焉不详、对白上贻笑大方,所剩下的,仅仅是刻意的情欲、空洞的煽情,无血无肉、无形无神,乃至流于猥琐、庸俗、低级,令人皮笑肉不笑,实在是难受极了。可以说,《十面埋伏》是张艺谋在固步自封、缺乏创造力的歧途上走得最远的一部电影,完全可以被当作是对武侠精神的亵渎,至于《十面埋伏》比《活着》还要好这样的说法,则根本就是傻人说傻话的强力笑料了,不管说这话的人到底是装傻还是真傻。别说“艺术”上的新高度了,张艺谋现在和“艺术”这两个字已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张艺谋的创新?
张伟平:在《十面埋伏》中,你看到的是纯粹的张艺谋的创新。
事实结果:如果《英雄》对张艺谋而言还算有所创新与突破的话,《十面埋伏》则是他对自己极度不自信的最好证明。五场毗邻的类似于“下一个节目是xxxx”的大戏照旧是张艺谋最擅长也最缺乏想象力的五颜六色名山大川大拼贴,从这个层面上讲,片名还真不如就叫《英雄2》得了,“欢迎来到牡丹坊,欢迎来到永川竹林,欢迎来到乌克兰,我们将带给您最超值的视听享受”……平心而论,五幕大戏,都煞费苦功,各有千秋,尤其是牡丹坊之舞、花海之战、雪山对决,确实拍出了难得一见的大片气势与意念,可惜的是,电影不是“春晚”,电影更不是奇巧淫技大杂烩,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想想《新龙门客栈》的故事结构吧,想想《东方不败》的儿女情长吧,想想《侠女》的情景交融吧,电影如若失去灵魂,就算飞得再花再酷,还不是凌空蹈虚?
演员脱胎换骨?
张伟平:影片中的宋丹丹是个观众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宋丹丹,因为导演是张艺谋。事实上,不管是演员还是明星,都是导演手中的一颗棋子,如果导演是个棋坛高手,“棋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宋丹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足以媲美《英雄》中的甄子丹。看过《十面埋伏》样片后,客观地讲,影片中的宋丹丹是我以前都没有见过的,非常出色,非常出彩。在全亚洲张艺谋是最棒的导演,《十面埋伏》的成功,包括演员的脱胎换骨,都要仰仗他的才华。
事实结果:无需赘述,宋丹丹在《十面埋伏》中的出现令影片雪上加霜,令悲剧变喜剧,可这绝不能归咎于演员本人,只能从导演身上找根源,诚如张伟平所说,导演是棋手,演员是棋子,棋子能起到什么作用,就看导演的能耐了。同样惨不忍睹的表演来自金城武,这位万人迷级别的超级偶像和《英雄》中的梁朝伟一样,沦为了笑谈,这种对演员的“毁人不倦”实在令人痛心,为什么金城武在《重庆森林》、《不夜城》中就是那么地可爱迷人、多情深情,到了咱这儿就连大花瓶都算不上了呢?
笑比哭好?
张伟平:看了这部电影不哭的话,你来找我。
事实结果:恰恰相反的是,大家都笑了,可大家在被一部“悲剧”给弄笑之后,却不知道该找谁去退票。是找你吗?张总?你说话算话吗?
更有意思的是,第一批观众是抱着看悲剧的预期来的,结果发现很搞笑,于是第二批观众抱着寻笑料的目的前来,却发现一点也不好笑……
然后 惊醒我们的电影梦
张伟平在《十面埋伏》上映之前所夸下的海口闹出的笑话不胜枚举,面对如此不堪结局,我们除了让他“ShutUp”外恐怕别无选择。一般商人还讲究个商业信誉,这电影商人为了卖东西,不得不把信誉都押了上去,这倒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此前老强调“我不是个合格的商人”了。作为商人,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他无关,他更无需去为中国影市、中国影人的健康成长负责。
而作为电影创作者的张艺谋,他傻了?他成了张伟平的傀儡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或者说,他太在意自己是谁了?他宁肯死撑到底,也不愿当众认输。他应当明白,当下的中国电影要的不是大投入大制作,而是诚心诚意的回归电影本体的创作,无论何等规模,无论何等类型,繁荣才是重心、成长才是关键,可《十面埋伏》这种假大空的创作及发行体制,只会令观众失望、厌倦,进而对本就营养不良青黄不接的中国电影望而却步,即便你真的拍出了好东西……电影创作者亦会意冷心灰,这样下去,还怎么拍?还拍什么?还怎么看?还看什么?
别让我们的电影梦,惊醒在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后。
顾小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