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日本人,准确说如果你是日本女人,去看一场电影1000日元,约合80元人民币。如果你是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元人民币。看起来不便宜,但日本人最低收入在20万日元,16000人民币,所以1000日元完全承受得起。而且不管什么电影,都是这个价钱,没有最贵,也没有更贵。《十面埋伏》和《那山、那人、那狗》没有啥差别。
如果你是德国人,平时白天场一般6~7欧元,晚上17:00之后贵一些,7~9欧元不等。看剧场的情况和影片的情况。每个影院都会有每周的一天做特惠,经常是周一或者周二/周三,半价或者统一6~7欧元。1欧元相当于10元人民币。平均德国人月收入2000~4000欧元不等,你自己算吧。所以电影票也承受得起。而且德国绝对是统一票价,如果因为是超级大片,或者特殊政策就敢卖贵票价,那有关部门第二天就等着辞职或者炒鱿鱼。大家总算也出名了,不过是丑闻。
如果你是美国人,你可能有点气闷,2003年美国平均票价上涨到6.03美元,比2002年多了18美分。但看场电影还仍然是没有问题的。1999纽约州年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33946美元。2002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年收入9183美元的成年人即为贫困人员。但电影,还是看得起的吧。中国国家电影局发行处副处长毛羽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就说:美国平均票价不过5美元,即使纽约电影院晚场的黄金时间也只售7美元,相当于那个城市普通劳动者月收入的1/210(即使是2002的一个贫困者,票价也只是其收入的1/153)。印度的电影平均票价相当于普通劳动者月薪的1/400。按毛羽处长说的比例,纽约人和印度人可以毫无困难每天晚上看一场电影。所以,如果你路过电影院,看见喜欢的电影,请心情盎然进去看吧。
如果你是成都人,2001年左右,因为5元票价行动,看场电影没有问题。现在,2004年,可能要破费踌躇,《十面埋伏》在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的紫荆电影城放映,中午12点以后50元一张票,不过可以赶12点以前的,那时候票价五折出售。CHINA315.COM上统计的数字,2003年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17元,这样算下来,看一场优惠场《十面埋伏》要花掉年平均收入的1/352。所以,如果是成都人,你路过电影院要颇费思量。可以考虑换家更便宜的电影院,或者换一部电影。
如果你是北京人,2004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字,前5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90.7元,扣除居民消费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按这个增长速度的话,在去年人均收入13882.6元基础上增加1.09倍,约略估算一下,今年的钱,大约是15123.034元。这笔账是不是稍微让人有点犯糊涂啊。那我们用简单的算,就是整年的可支配收入能买169.1337张华星电影院7月15晚12点场的《十面埋伏》的票。华星首轮的票价是全北京市最高的,90元人民币,便宜的也就少20来元钱。
有传言说40元是北京的最低票价,因为这是座中心城市,那你比成都观众要惨,换家电影院是没戏的。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像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地区的观众绝对有能力接受这40元钱的价格。”也就是说,他认为花掉1/378年收入去看一部电影的观众大有人在。40元约是北京普通劳动者月收入的1/31,这样算下来,即使电影观众去看了,也会觉得冤,凭什么人家每个月的收入能买几百张电影票,我们只能买31张?张伟平又凭什么就认为这些地区的观众绝对有能力呢?
老实说,北京观众需要应对的是一个让他们觉得非常吃力的电影票市场。稍微好点(这个好,是针对国内电影院的状况来说,不要跟外国比)的电影院,比如三星、四星的,像新东安、大华,差不多都要30~50元一张票,一旦评上五星,票价要上涨10%~20%,而且门口都有牌子,不能外带食品。影院小卖部中的标价,会让人恍惚觉得自己是在飞机场:一瓶可乐8块钱。即使是白领阶层现在也需要吃点力,才能扛得住这样的消费。《新闻周刊》提出2004年白领要暂别涨薪高峰,文中提到:“中华英才网发现,2003年受调查者的平均收入为35333元。”看来,白领的收入也不过是每个月买73张《十面埋伏》的电影票。他们往往还要承担房子和车等豪华型消费品的费用。
这样算来算去,电影票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了。电影局的毛羽处长看来算账算出来的结果跟我们是一样的:中国的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工资普遍是三四十元,那时的电影票价是人们月薪的1/120,那时的电影票价几乎是同国际接轨的。现在,在北京看大片起码要30元左右,北京的平均月收入即使是1500元,票价也还是月收入的1/50。
但问题是,这样的票价是谁制定呢?一个都快失去买方的票价居然能常年保持这么高的水准,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在东方新天地的电影院售票处居然有一个“特殊启事”:“根据上级单位指示,本电影的首映票价统一定为:17:00之前70元/之后90元……”这个上级单位又会是谁呢?这样的规定依据又是如何呢?只怕问是问不出个清楚的答案的。
其实,我们不妨设想,票价如果能低一些,好处肯定不只是看电影的人多了,关键坏电影也不会招来人神共愤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