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陕北著名民歌手王向荣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唱起著名的《东方红》时,他用三首曲调近似但内容不同的民歌唱出了《东方红》的演变,不仅让老观众为之动容,也让年轻人感到新鲜。而前晚在保利剧院,当韩英唱起那熟悉的旋律“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葬在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时,记者周围的观众情不自禁地随声哼唱。而演出结束时的《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引得全场观众同声高歌。在纪念建党83周年的日子里,歌剧《洪湖赤卫队》和陕北民歌音乐会,以及从今天开始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歌剧《江姐》等演出,形成了一股“红色经典”演出潮流。 记者在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演出现场看到,虽然那些音乐的初创距今已经有40年,但观众依然兴致极高,一连三场演出上座率都在九成以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是《洪湖赤卫队》的首演团体,这次把第一代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请到现场,引起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记者身边一位年过花甲的观众动情地说:“这部作品曾经伴随我们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年代,我们是唱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走过来的,在七一这样特殊的日子,重看这样的经典歌剧让我似乎回到从前。” 票房销售良好,是这几部“红色经典”演出共同的特点,陕北民歌音乐会甚至已是一票难求,而“要听原汁原味”则是买票的观众对节目的基本要求。在陕北民歌专场音乐会上,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和《走西口》等淳朴的民歌被演员唱出当地的“土味”的时候,掌声就会像风一样地刮过来。可是经过改造的现代组合演唱的《南泥湾》却没有被观众认可。一位看过《洪湖赤卫队》的观众对记者说:“说这些作品是经典,是因为它们已经在艺术上被观众认可,并经受了较长时间的考验,有的是带有浓厚的时代烙印。不是说加入现代元素观众不接受,关键是怎么加。”演出《红色娘子军》的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黄民喧认为:“经典就是已经被观众认可,如果改造就要比经典还要好,才能被观众接受,但有些作品是不可能被重新改编又能够超过现在的经典版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