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好莱坞一代传奇人物、塑造了家喻户晓的“教父”形象、两度荣获奥斯卡奖的马龙·白兰度于美国西部当地时间7月1日晚上6点30分(北京时间7月2日上午9时)在洛杉矶去世。
他的名字跟卓别林、梦露一样,都已经与“电影”融为一体
白兰度的律师戴维·西利7月2日宣布了这一消息,但他拒绝透露白兰度的死因,他说白兰度是“一个十分强调隐私的人”。但有报道说,导致马龙·白兰度去世的直接原因是肺功能衰竭。《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在获悉白兰度去世的消息后说:“马龙·白兰度讨厌人们对他的死说长道短。我对他的去世感到难过。”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特意开辟了一个悼念的专区,让人们“分享对马龙·白兰度的记忆”。据悉,马龙·白兰度的葬礼将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不会对外公开。
白兰度于1924年4月3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自小顽皮,桀骜不驯,但是受母亲的熏陶,白兰度对表演显示出极大的兴趣。白兰度在出演《欲望号街车》后才开始名声大振,并因此在1951年获得第一次奥斯卡奖提名。继《欲望号街车》后,他还以电影《萨巴达万岁》(1952)、《恺撒传》(1953)和《码头风云》(1954)而连续4年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白兰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刻苦追求演艺事业,为演好《码头风云》中的搬运工,他还去体验生活,将角色演得有血有肉,他也因此首次获得第2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
学生时代的马龙·白兰度
20世纪60年代,他的演艺事业一度走下坡路,票房号召力逐渐下降。直到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力邀他出演《教父》,才再度使他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明星。这部反映美国黑手党家族的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白兰度把教父唐·维克托演得出神入化,塑造了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黑帮老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他炉火纯青的表演才华,他因此再次捧走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金像。
马龙·白兰度去世前几年,曾几次与中国擦肩而过。由于对葛优的演技大加欣赏,想与之合作出演,于是白兰度曾想加盟冯小刚的大作《大腕》,但最终因个人身体原因没有加盟。
《欲望号街车》剧照
从影半个世纪,白兰度总共有八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两度获封影帝。他的名字跟卓别林、梦露一样,都已经与“电影”融为一体。三个奥斯卡影帝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德尼罗和西恩·潘都尊他为师。尼科尔森说白兰度“是个真正的天才,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终结,就像毕加索一样”。
(翟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