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南一北,两个“花木兰”分别在深圳和北京登台。一个是迪斯尼的冰上舞蹈,一个是中国京剧的实验品种,一个美国制造,一个中国原创。前者赢得了观众的笑声,后者则在一片沉闷中收场。二者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它们立意不同,形式不同,目标观众不同。不过,与美国迪斯尼塑造的轻松愉悦的花木兰相比,我们中国的艺术家显然要“有文化”得多,立足女性视角,又是颠覆又是实验———不过,创新不等于高明,观众不在乎实验,但观众在乎坐在剧场里的感受。 依旧是一女三男,依旧是洁白的浴缸,依旧是远离戏曲元素的音乐,昨晚,由李六乙编剧、导演的“巾帼英雄三部曲”之二《花木兰》在人艺小剧场上演。如果不是浴缸中的玫瑰花瓣和女主角的装束变成了黄色,观众恐怕很难将这台剧目和去年的《穆桂英》区分开来,或许这正是编创者刻意追求的一脉相承。从穆桂英高唱“独立精神自由魂”,到花木兰轻叹“男人永远的男人”,矫健的巾帼英雄们,都变得渴望粉黛红衫,期待做回真正的女人。 在李六乙的剧本中,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屡立战功,十余年间内心深处的复杂变化。但战争与英雄的悖论,女性内心的挣扎,无一不是沉重而枯燥的话题,对于带着欣赏传统戏曲的心态来看《花木兰》的观众而言,该剧显然过于沉闷了。舞台还算现代,一个浴缸,两把座椅,飘动的花瓣,散布在舞台各处的脸谱泥胎,简洁的舞台承袭了戏曲写意美学的风格。剧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花木兰、花父以及张冠和李戴两位将军,为全剧营造了虚幻甚至鬼魅的色彩。对于演员而言,想在表演中区别穆桂英和花木兰并非易事,女演员英子力图从女性心态的角度来诠释二人柔美与壮美的不同,身段在她的表演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她的念白甚至多于唱段,缺少了传统戏曲酣畅淋漓的感觉。“二度梅”得主、著名花脸演员陈霖苍的表演在四位演员中独树一帜,由他饰演的花父堪称全剧最具光彩的角色。 该剧所标榜的“新戏剧”概念除表演方式外,音乐对于传统戏曲的颠覆可谓是最彻底的,虽然《穆桂英》的音乐已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这一次,郭文景义无反顾地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居于舞台一隅的乐队仿佛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