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我们已生活在随电视、电脑的普及而来的“信息爆炸”年代。在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影视艺术作为人们最乐于接受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而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也由此产生——未成年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可能接触到一些格调低下、庸俗,充斥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音像制品和网络游戏,它们成了未成年人的灵魂腐蚀剂,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它们的影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足,不少甚至落入了犯罪的深渊。据一位长期从事少年法庭工作的司法人员介绍,我国每年约有15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被公安部门查处,其中3万余人沦为少年犯,仅北京每年就有1000多人。他们中一半以上是受了那些肆意渲染暴力动辄杀人的低劣武打片,着力刻画黑社会分子仗义、豪爽、敢于铤而走险的警匪剧的影响,有些纯粹就是在一时冲动中对某些剧情和犯罪手段的效仿而犯下抢劫、杀人、强奸等罪行的。
孩子看不到儿童电影
电影作为融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多种艺术样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最易于为少年儿童所接受,深受孩子们喜欢。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运用电影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随新中国一道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相信他们至今都不会忘记《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红孩子》、《闪闪的红星》等影片留给自己的深刻记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专门建立了世界上不多见的专业儿童电影制片厂,同时政府每年还要拿出近千万元资金资助少年儿童电影,并设立了剧本和影片及创作人员的国家大奖,鼓励全国的电影厂拍摄儿童电影。因此我国的儿童电影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夺得大奖。
为了发挥这些影片的社会功能,并利用优秀的国产影片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近10多年来,中宣部、广电部、文化部和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针对国内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各地认真发行、放映好对孩子有教育作用的优秀影片。1996年,广电部、文化部、教育部又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已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12批、共241部优秀电影。
然而,如今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少年儿童一年也难得有一回坐在银幕前观看这些影片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每年投入巨额资金,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拍摄出的影片,绝大多数一制作完成就锁进了制片单位的片库中,有的甚至连供放映用的拷贝都没洗印出来。
儿童电影市场在哪里
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看电影,有需求就有市场;而孩子们想看的电影却沉睡在全国各制片厂的库房里。问题出在哪里呢?
无庸讳言,如今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市的一些学生,学习负担极其沉重,无暇走进影院。不少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没有上级机关的明确要求,以及担心出现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自然不愿“没事找事”。10年前记者在采访了于蓝和时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陈锦俶等专家后,提出了“儿童电影的市场不在影院,在校园”的看法,10年的时世变化证明了这一观点。
今年“六一”期间,来自全国的120多名教育工作者和电影创作、发行人员聚集在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参加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召开的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在这次会上,记者得知,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有识之士就已认识到,优秀影视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心智,导引人生有着独特的作用,视其为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开掘利用。山东省淄博市从1995年就开始将影视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和审美情趣教育的新载体,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上海市教育部门早就意识到,漠视不良影视对学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的缺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的中小学就采取对学生每学期收取50元观影费的办法,将组织观看优秀电影,与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有关人士介绍,意大利教育部门在新世纪之初推出了“电影课堂”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并把我国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列为必看的12部影片之中。可见,重视影视教育的作用已是21世纪教育手段变化的全球性趋势。
河南开封县电影公司经理郭建华介绍说,这些年开封县电影公司积极探索“影教结合”的路子,他们利用自己研发出的既安全又环保,可同时容纳400名学生看片的放映帐篷,将《国歌》和讴歌当代少年自强不息的《下辈子还做母子》、揭示毒品危害的《纸飞机》等一批优秀影片送进学校。三年时间为全县城乡中小学校放映2万多场,全县14万学生每人每年用0.5元钱看了8部电影。学校有了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式,电影公司有了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子。当全国不少县级电影发行公司濒临倒闭之际,开封县电影公司却投入130万元盖了新办公大楼,20个放映队都添置了新放映机。
进一步拓展儿童电影市场
不可否认,全国像淄博、上海、开封这般重视影视教育,让优秀影片走进校园发挥其教化和审美功能的地方,目前仍然只是“星星之火”。但是,不少与会者兴奋地表示,有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股浩荡的东风,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星火燎原之势必然为期不远。
广电总局电影局市场处处长毛羽说,发展少年儿童电影首先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少年儿童电影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性质,大力发展少年儿童电影,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要兼顾市场经济规律,因此必须坚持政府扶持与企业市场运作路子。他认为,对于发行、放映市场而言,让优秀影片进入校园的主体,自然是各级电影公司。而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养成的垄断意识以及大锅饭的体制,不少国有电影公司在经营中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到位,因此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缺少活力。如今随着电影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电影业的制片、发行、放映实施全方位开放,吸引了社会资金和民营公司的进入。通过竞争激活电影市场的局面,在一些地方已见端倪。
2003年,民营的北京今古影视公司参与拍摄了描写大革命时期,少先队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电影《红领巾飘起来》,并负责影片的发行。不到半年时间全国近20个省市的中小学生看到了这部影片。一年后,这家公司用该片的收入又投资拍摄了表现都市孩子和老区农村学生心灵沟通的新片《我们手拉手》,今年5月该片刚在北京举行首映式,便已发行到了10多个省市。另有一家民营资金参与运营的北京法宣影视公司,一年前拍摄了培养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电影《为了明天》,影片完成后几个月便让全国20多个省市的孩子借此受到了形象生动的自我保护教育。今年这家公司又拍摄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电影《爱在明天》,影片拍成不久,成功的发行便让他们又信心十足地开始筹拍下一部影片《实现明天》了。这次和全国教育界、电影界的专家一道出席研讨会的还有一位来自河南濮阳的民营电影公司的代表刘修良。他所在的濮阳纪元影视文化公司依靠灵活的运营机制,以流动影院的形式坚持为学生放映《国庆纪事》、《鲁迅之路》、《一样的人》等优秀影片,并组织学生开展“五爱教育”影评比赛活动,已崛起为濮阳五县一区备受关注的文化企业。
中国13亿人中有3亿多少年儿童,这个巨大的市场是一座极富开采价值的“钻石矿”。“少年儿童电影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这是与会的教育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