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去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日夜把活干,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若不相信哪,就往这身上看,将士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啊。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啊……”——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我都是老得没用的人了,你们都还要上班,不要耽误你们这些有用的人。”昨日清晨7时06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因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岁。常老临终前嘱咐家人:丧事从简,在最快的时间内办完,不要惊动大家;子女不得以她的名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在带给我们无价的艺术瑰宝后,常老静静地走了,去把艺术带给另一个世界的人们。
身穿大红寿衣,常老躺在鲜花丛中
昨日下午4时,郑州殡仪馆第三悼念厅。常老穿着大红色的绸缎寿衣,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在覆盖着鲜红党旗的水晶棺上方,悬挂着她那慈祥的遗照。“常香玉先生千古”,这句显示在悼念厅最上方的电子屏幕上的悼词,表达了大家对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的怀念。常先生的大女儿常小玉、小女儿常如玉在灵堂里为常先生守灵。常先生的儿子陈嘉康在忙着处理一些灵堂布置的事情。
老太太一再交代,低调处理后事
怀着对常香玉大师无比崇敬的心情,记者第一个赶到悼念厅,向常香玉大师进行了悼念。在悼念厅肃穆的气氛中,常香玉大师的儿女,给记者介绍了一些常香玉大师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但这些点滴的细节,恰好表现了一代艺术大师德艺双馨的大家风范。“老太太一再交代,不要惊动太多人,要低调处理后事”,常香玉大师的儿子陈嘉康介绍说:“我们也希望按照老人的遗愿,从简处理老人的后事,让老人走得宁静些”。他透露说,常香玉大师在住院的时候,都一直不愿意打扰更多的人。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我都是老得没用的人了,你们都还要上班,不要耽误你们这些有用的人。”她一再交代说,自己去世后,不要开追悼会,说“这是很自然的规律,没有必要去浪费……”。
明日举行简朴告别仪式
常老一生节俭,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秋冬季穿的秋衣秋裤都是穿了10多年的旧衣服。常老的女儿介绍说:“老太太生前最喜欢穿桃红的衬衣,她走的时候,衣服都是她穿了多少年的旧衣服。”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得知,常香玉的亲属将尊重老人遗愿,在明天举行一个简朴的告别仪式。
弟子透露:病根埋在40多年前
国家一级演员,60多岁的常香玉大弟子高玉秋昨日早上9时接到了常香玉子女的电话,她轻声自语:“这一天来得太快了”。高玉秋遗憾万分地告诉记者:“常老师太有耐性了,40多年前的病根,如果能早点治疗,也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她告诉记者,42年前常老师得过子宫疾病,当时没做手术,前年年底,常香玉就感到大小便困难,有时还带血,但是没有去医院,等到发现病情严重了才去医院治疗,大夫治疗时已经晚了。前年10月份,常香玉先到北京去治疗,没有和任何弟子打招呼,等到弟子春节去拜年时才发现常老师患病。《郑州晚报》《南京日报》
常香玉
1923年出生于河南巩县,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10岁登台,13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另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艺术奖”。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红灯记》等。常香玉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西北局妇联执行委员、中国文联执行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