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常香玉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她以豫剧《花木兰》风靡艺坛,成为家喻户晓的豫剧泰斗。抗美援朝时,她亲自率领“香玉剧社”义演筹款,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义举,更是令人敬仰。
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悄然而逝。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拜访了仰慕已久的常香玉老人。
常香玉的家在郑州市商城路一条深巷的尽头。一架葡萄、一畦青菜、几盆花卉,把不大的庭院装点得生机盎然。
“坐吧,先喝杯茶再聊。”年届八旬的常香玉,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热情地欢迎我们的来访。望着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了50年前她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义举。
1950年夏,美国出兵朝鲜,战火蔓延到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朝鲜军民一起,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震撼世界的较量。
时隔一年,一架名叫“香玉号”的战斗机飞赴朝鲜战场。常香玉的这一义举,不仅把一位青年女艺人的拳拳爱国之心献给了最可爱的人,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回首往事,常老的思绪又回到了50年前那个火热的年代。她说:“听说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消息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支援抗美援朝,许多姑娘把买嫁妆的钱捐了出来,孩子们把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拿了出来,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献了出来……那一个个场面真是感人啊!多生产一斤粮食、一吨钢铁,节省每一个铜板,一切为了抗美援朝,成为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在全国人民全力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想为抗美援朝做点什么。后来终于有了机会。1951年,我和老伴陈宪章成功地改编了豫剧《花木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一商量,决定立即率“香玉剧社”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于是,在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东奔西走,北上南下,足迹遍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山东等6省7市,先后演出180余场次,场场爆满。观众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工人农民普通百姓,大家义看、义捐蔚然成风。义演结束后,我们把筹集来的152亿元人民币(旧币),交给了当时的“抗美援朝总会”,并委托他们代买一架战斗机,献给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现在,这架‘香玉号’战斗机被安放在北京航空博物馆展出!”说到这里,常香玉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此,常香玉与人民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香玉号”战斗机飞赴朝鲜打击侵略者的时候,一位名叫常宝坤的艺术家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时不幸壮烈牺牲。此事对常香玉触动很大。她和老伴一合计,决定向上级提出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的请求。很快,常香玉的请求获得了批准。在朝鲜,常香玉和战士们一样爬冰卧雪,上阵地、钻坑道、进病房,冒着敌人的炮火,不分昼夜地慰问演出。回忆当年的情景,常香玉激动地说:“当时条件特别艰苦,我们跟志愿军战士们吃住在一起,朝夕相处,一起出生入死,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常常是我在台上边哭边唱,将士们在台下哭成一片。”
时至今天,几位在河南干休所休养的志愿军老战士,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他们说,那时听《花木兰》,就像现在听《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一样,让人激动、令人兴奋。
“谁说女子不如男?”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得知常香玉的事迹后,专门接见了她。彭德怀握着常香玉的手说: “常香玉,你真不简单!”
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常香玉依然保持着与人民军队的密切联系。她每年都要到部队慰问3个月以上。她每次演出时,观众可能是数千名将士,也可能是边防哨所的几个士兵。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大兴安岭到南疆边陲,都留下了她不辞辛劳的足迹,留下了她慷慨激昂,令人振奋的豫剧唱腔……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进行了两个小时,我们恳请常老写几句话。她稍微沉思后,欣然提笔,在我们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祝全国的志愿军老战士晚年幸福,健康长寿!望着这充满深情的话语,我们心头不禁一热,也真诚地祝愿这位与当年的志愿军、与我们的人民军队有着深厚感情的老艺术家健康长寿。(记者 张玉清 通讯员 周玉山 谭永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