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烂漫的“海的女儿”们在嬉戏;一丛丛移动的“珊瑚”,承托着手持尖刀的瘸腿巫婆;那个小人鱼,邂逅了人间灯火,与“王子”由波涛烘托着,跌荡、相拥……人艺小剧场的舞台,从前晚开始变成了爱尔兰COISCEIM舞者的“安徒生梦工场”,扬名欧洲现代舞界的舞蹈编导大卫·鲍尔杰,连同他的演员们、音乐家与灯光师们,今晚将最后一次为北京观众搭上这个临时的“海”,演出现代舞剧《美人鱼》。 回归安徒生 灯光制造出一地蓝的绿的,水纹相间,一身纯白轻纱的“人鱼们”、“海底生物们”,出没于此,躺着、或缓缓翻滚,只用双腿———她们的“鱼尾”舞蹈,不时在自己的世界里,嘴里发出即兴的“语言”。一边,波浪声忽远忽近。钢琴家与长笛手,在一旁也即兴“煽情”。整部剧长45分钟,并且有一个象征式的结尾,舞剧自始至终笼罩在一片如梦如幻中。 关于这个含蓄且有点意犹未尽的结尾,年轻的爱尔兰编舞家大卫在舞剧首演开始前告诉本报记者,书里写的是美人鱼最后回到海里,而后“升天”,留下许多“孩儿们”在空中,后来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都喜欢有道德说教意味的结尾,比如说《海的女儿》的教育意义在于:小孩子乖的话,小人鱼就能得到永生诸如此类。而大卫说,他宁愿“直接回到安徒生故事的本身”。 结尾专为北京设计 大卫继续表示,结尾一向是这部剧里最令他费思量的,而且从一年前开始创作至今,他一直仍在摸索着用不同的结尾,尝试找出最妥帖的,“这次我从‘王子离开’以后着眼,人鱼跳回海里,这时的海不再流动,黑布象征的海水,在‘海的女儿’双腿间越缠越紧———这个结尾是我第一次用的,就当是专门为来北京的演出设计的吧,哈哈!”他还提到,他跟剧中音乐的作者,也就是现场担任钢琴演奏的,两人一起合作,而在演出时,这位曲作者与长笛手一块,随着台上舞蹈的进行,再即兴性地配乐。 到大卫从安徒生原著得到的灵感以及他对故事的个人诠释如何渗透到舞蹈中,大卫告诉记者,他从小在海边长大,《海的女儿》自然成了他孩提时代最喜欢的故事,所以当他编导舞剧《美人鱼》的时候,最感兴趣与关注的,是人类与海的相处,他说,希望观众也能从这部剧里得到关于环境保护的信息,不过他又说,故事主要还是聚焦关于爱的态度,“爱与和谐,还有激情、力量等等”,并试着将这些念头一股脑儿都放到舞蹈里,“看看出来是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