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早年曾随盲人学习二胡,所以模仿起盲人惟妙惟肖 | 赵本山早年在地头演出,条件非常简陋 | 上世纪80年代末,赵本山(中)和姜昆(右)、唐杰忠合影 | 1986年他进了铁岭剧团,和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二人转《大观灯》,连演200多场,引起了很大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末被姜昆发现,得以登上春节晚会之前,他一直在民间的土壤里吸收养料,没有当年的草根经历,也就不会成就如今殿堂级的艺术家赵本山。当年的二人转经历不但给了赵本山小品中层出不穷的妙语,更给了他平民的视角和悲悯的情怀。可以说,赵本山的艺术源于二人转,而名声成于小品,这二者共同塑造了赵本山今天的艺术面目。
本山自述:
没文化的人才能天天说文化
最不想听的就是提高二人转格调
在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之前,我已经20多年没演、没看过二人转了。虽然是从这个土地上走出去的,身上流着二人转的血。十几岁学艺,二人转给我留下的最大财富就是对观众和市场的了解。它的取悦观众、它的民间基础,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管用的东西。二人转之所以在东北能有这么多的观众缘,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脱离过黑土地,从来就没有“高雅”过。每个演员在台上都能把自己当孙子,诚心诚意取悦观众。换句话说,如果每个大腕都能像我这样谦和谦恭,民间艺术能没人看吗?!
我现在每一天都在担心二人转的事情。在我自己的剧场里,演的都是我提倡的“绿色二人转”,我还敢说不会出问题。但是那些个民间艺人,散布在各个地方,黄色低级,什么卖座什么就来,根本没法管理。我一直希望社会能有一个好的机制,把演出市场控制好,不能让它无意识的往外释放,不堪入目的东西就不能往外拿。但是我没有这个权力。我只能说是提醒这些东北的民间艺人,能够尊重观众,也尊重自己,无论你是跳神出来,还是散班出来的,你毕竟是一个民间艺人,不能断了这门手艺的生路。
现在的二人转和20年前其实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包括现在二人转走进了大学,你要指望大学培养出像民间艺人这样多才多艺的学生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说是给这门民间艺术一个名分而已。好像是让一个贫下中农有一个走进高等学府的机会。我坚决反对把二人转变成一个雅的东西,你要雅了,恰恰就等于失去观众了。就像有人老跟我说,能不能提高一下二人转的格调啊?这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发表的言论,没文化的人才能天天说文化。能不能往深里走走啊?我不知道深是啥意思?深了不就是陷阱吗?!你不要有意求深,有意往里陷,有意把你固定在一个什么层面,然后让这个层面孤立地去欣赏你,往下深,深深就没了!你还不如回到土地上来。套用一句话,可以叫不求深度,只求广度。我过去也曾经想过要试一下,“深一下”,后来才明白没用,就像卓别林的破鞋,你要换成高尔夫鞋就指定不好看了。
我们的文明史就是“卖拐”的历史
两年前我曾经说过,电视已经把小品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限制的东西太多,这个也不许批评,那个也不许批评,最后演员只能拿自己开涮。这样怎么可能产生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小品本来就是一个小剧场的东西,拿到电视上来,就必须更加浓缩,很多小品效果出不来其实不是东西不好,而是表演地点不对。要大演播厅把大家逗乐了的东西,搁小剧场里能笑爆了!
今年的小品很多观众不满意,我也不满意。那个是在晚会半个月前连夜写的。那天刚刚在中央电视台当评委主任,出了那个事之后,晚上写到后半夜三点。春节晚会现在把小品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它成就了小品,另一方面,可能我们现在精心准备一年,最后出来的东西都不一定能适合春节晚会。因为灵感都是瞬间产生的。比方说我现在什么都不干,一年里头专攻这一个小品,我相信也会拿出好东西。但是我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对付这个东西了,至少我现在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小品上,我行就行,不行就不上。我要生活,要做事,就必须做出大的作品来。我认为我最好的小品是《卖拐》。因为里面有心理暗示的东西,心理暗示在艺术上是个特别伟大的东西,之前有人说和崔永元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最好,但我认为它的精神没有《卖拐》好,《卖拐》最深。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不就是一部卖拐的历史!所以哪怕它在艺术上再不成熟,它也是一个伟大的东西。本报记者杨彬彬整理
山外谈山
赵本山的舞台艺术:我糙故我在
我采访过赵本山,那是今年刘老根大舞台在长春开业,他面对记者提问,侃侃而谈,包袱不断,跟看小品也差不多,但从头到尾,你听不出一句深刻或充满思辨的语句,统统都是大实话,可是深刻、思辨的观点都包含在赵本山的大白话中。
东北的气候、地理环境决定了它不能像江南一样小桥流水,东北人只能在相对很恶劣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所以培养出了东北人豪爽、粗糙的性格。二人转或是其他东北文化,之所以能根植于大众之中,就是因为它的糙劲儿,东北文化里没那么多的阳春白雪,所以东北出来的都是下里巴人,从刘兰芳到赵本山,这些艺术家都带有鲜明的草根特色。
二人转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它的热很大程度上跟它的内容有关,那就是因为它的低级趣味。二人转生动地体现着东北人的性格,三百年来,无论是张学良以伤风败俗的名义清理二人转,还是“文革”时期浩劫,都没有让二人转消失,相反,它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它从不登大雅之堂,但它充满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它今天成了一种民间文化的商业化的典型,但它从来没有失去黑土地上最原始的魅力。“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就是东北文化的最好写照。
余秋雨说:“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你找找看,现在哪个艺术家说话像赵本山一样全是大白话,怎么也得捅出点深刻的词儿啊。所以我倒佩服余秋雨敢给赵本山这么定性。因为赵本山无论是唱二人转还是演小品或者拍电视剧,它都离不了东北文化的那种糙劲儿,而这糙劲儿恰恰是东北文化的魅力。东北之外的人在看《刘老根》或《马大帅》,会觉得很低级,甚至觉得粗制滥造,但是在东北,有些城市的收视率能达到20%以上,也就新闻联播能到这个收视率,这说明什么?它对了东北人的心眼儿。
赵本山说,他十几年没看二人转,再看时老泪纵横,二人转对赵本山来说,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陈佩斯、朱时茂当年在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只不过是把戏剧学院里的作业拿出来变成一种节目类型;实际上二人转里的“说口”就是小品,后来,赵本山把这些“说口”摘出来,变成了有情节的小品。如今他的小品已成了央视春节晚会收视率的一个保险,就是因为它糙劲儿的魅力。
你也许注意到赵本山的小品里台词都是合辙押韵一套一套的,这就是二人转的“说口”传统。他在小品里的每一个包袱,最初可能都来自二人转,专门给赵本山写小品的何庆奎,常常要到戏园子看二人转。虽然赵本山很多年不唱二人转了,但是他的小品里,其实都是二人转的表演方式。对赵本山来说,他可能说不清“艺术”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但是他说:“我的根在这片黑土地上。”有土地上的营养滋润,就不怕不知道创作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