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天地 >> 影视动态 >> 远东电影节 >> 相关报道
远东电影节报道:京剧,革命样板戏和江姐(图)
YULE.SOHU.COM  2004-04-26 18:14  来源: 张元电影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江姐》是一部根据中国著名革命样板戏改编的京剧电影。这部样板戏创作于1964年,全剧部分唱词部分念白,代表了当时出现的一种戏剧的新形式——以京剧和西方音乐元素为基础,最后成为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的标准样板戏。

  京剧,只是中国本土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中的一种。京剧是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综合了唱、念、杂技,舞蹈和乐器演奏等多项元素。京剧表演者们穿着极易区分辨认的戏服来昭示自己表演的角色类型。不但是服装和化妆,演员们的表演也遵循着程式化的动作,不同角色的唱腔有各自固定的模式和规则。在表演京剧的时候,需要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的伴奏,由打击乐器(鼓,玲舌,铜锣,和铙钹),弦乐器——拨弦乐器(月琴)和弓弦乐器(京胡,二胡)组成。

  中国的历史学家们认为京剧起源于清朝(1644-1911),更确切的说是在乾隆时期的1790年。当时乾隆帝庆祝80岁龙辰,安徽省的几个戏剧剧团进京表演,后来他们的音乐风格揉合在一起,演变成了初期的京剧。这种由地方戏起源的戏剧类型最终被皇宫所接受和青睐,特别是在清朝慈禧垂帘听政的时期,慈禧对京剧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并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在京剧的“黄金年代”——民国早期(1910-1937),京剧创作可谓风起云涌,而京剧的普及和流行也到了空前的盛况,这段时间,涌现出了京剧界的“流行巨星”——四大名旦。这四位表演旦角最出名的男性表演者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惠生和尚晓云,他们每一个人都自创了一个流派,流传至今。

  在二十世纪早期,京剧由原来以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为主的传统剧目,渐渐派生出新的穿着当代服装,反映现代社会意义的京剧类型。从这些进步的社会激进型京剧,可以预见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949)后对京剧的巨大影响。

  传统的京剧在革命胜利之后仍繁荣到1963年。到了1964年,传统的京剧类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样板戏”,样板戏在文革时期被大力推广,赫赫有名(也可以说是声名狼籍,这要看你个人的政治观和审美观)。

  自从毛主席抨击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统治之后,传统的京剧形式就被禁,而由一种新的京剧形式代替,这种新的剧种专门创造出了“服务无产阶级大众”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一指导思想,致使保留剧目变形成了新类型的“样板戏”,并统治了京剧舞台和无线广播长达12年之久。这些样板戏,是由江青——毛主席那位手腕强硬的妻子和当时的中国文化政委——选择、发展、改编和发扬的。她对样板戏的推崇,让人联想起了慈禧时期,这是第二次由强有力的女领导人果断的干预中国戏剧历史。

  在江青的强硬控制下(这又不由的让人回想起17世纪法国路易14世时期,他的宫廷作曲师Jean-Baptiste Lully,也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了表演艺术的历史),这些样板戏和其中的片段(随同两种模式芭蕾和一种模式交响乐),成了当时唯一可以在中国上演的音乐形式。其中的样板戏名段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

  当时的样板戏里只允许出现两类故事:中国共产党英雄为革命而奋斗的激进故事或是类似的民族英雄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故事,都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继续意识形态教育以及鼓舞人心的。演员们穿着现代的服装,舞台也相对更加真实(但样板戏也有其固定的模式化元素)。样板戏里的音乐也比传统的京剧更加摩登,更复杂的变化,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从现代音乐和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引进了多种革新的元素:一种更加现代的唱腔,特别是在发音的区域上最为明显;并引进了西方半音音阶和合音的使用(特别是在序幕前奏和两幕之间间歇)以及西方乐器的引进(铜鼓和弓弦乐器)。

  也许正是因为那时候的样板戏完全垄断了中国的音乐空间,样板戏的流行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听众们(每一个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能去戏院和电影院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张口即来。一些40,50,60岁的中国人,到了现在也仍能清楚的记得那些选段。

  《江姐》,无论从形式上、风格上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江青时期准许上演的革命戏剧。但是从更复杂的政治原因上来说,《江姐》从来没有成为官方认可的样板戏。

  《江姐》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地下党员,在中国革命成功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为了救自己亲爱的革命同志们,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模范故事。《江姐》的音乐可以说是样板戏里最为优美动听的。江姐这个角色就有好几段优美的独唱。比起依靠做作刻板的唱腔,江姐的音乐迂回绵长,达到了一种轻柔的巧妙的变化效果,跳出了当时样板戏的框框。西方的乐器在《江姐》中运用的十分巧妙,特别是在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角色的时候尤其明显。剧中的次要角色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包括农民角色坦率的乡村风格和反面角色伪军警察装腔作势的奇异风格。

  创作于1967年的歌剧《江姐》,是改编自当时著名的小说《红岩》,并由江青亲自监督的。为了准备歌剧的表演,当时的演员们还特意去参观了戏剧中的真实地点,位于重庆的前国民党监狱,使自己能更真实的沉浸在故事中。但谁也没想到,之后的事情发生了变故,就在《江姐》公演的前夕,突然遭到了毛泽东的秘密批判而被禁演,他认为《江姐》这部剧过于重视意识形态,“没有故事,没有冲突,只有纯粹的概念。”但这可能只是这部作品被拒绝的表面原因,真正原因,恐怕还是文革期间,《江姐》卷入了政治派系争斗的阴谋,被认为背后支持的后台是邓小平(中国后来的领导者,但在1967年一直被中国当时的激进分子所仇视)。直到文革结束之后,《江姐》这部歌剧才被平反,恢复名誉。现在《江姐》常常会与当时必读的《毛主席语录》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在《毛主席语录》里这样说:“在看到这部戏剧的时候,会有诸多感慨和惋惜,对自己的革命战士们表示遗憾: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江姐复活?为什么当时我们没有派队伍去救她的命?”

  时代变更,流行风尚也跟着变更,在文革结束之后的80年代,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戏剧立刻苏醒,但是由于已经没有政府的扶持而逐渐势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更加自由奔放的外来音乐形式汹涌而入,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京剧的听众比之最辉煌的时刻大大缩减,人们对于艺术的口味亦发生了变化,文革时期的音乐、绘画和戏剧,曾被很多音乐学者以及文化历史学家嘲笑仅仅是“宣传”的工具,最坏的评价,还被称为是艺术的垃圾,但现在,应当是开始彻底客观的重新评估象《江姐》这样的作品。用自己打开的耳朵仔细聆听,你会察觉到其中不可思议的特别之处: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美与形式主义,艺术与政治,自由和镇压的激烈冲突。这些矛盾都存在于那些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它们是窥见中国历史中未决的痛苦时期的窗口,和我们现在世界中仍面临的最关键最困难抉择的镜子。(文/Sherry)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张元导演携三部片赴远东电影节 获巨大成功(图)(04/25 17:25)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