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讯 因《文化苦旅》成名的余秋雨最近又成了媒体的热点,他的一本名为《笛声何处》的新作品将于本月下旬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推出。而引人注目的是,新书回到余秋雨的老本行:戏曲。被余秋曲相中的剧种是被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恰逢今年6月份,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在昆曲发源地苏州召开,使得“余秋雨+昆曲+世遗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新书未上市,市场上已是一片叫好声,但在采访中,一些昆曲专家却提出了质疑表示对余书并不看好。
出版社 新书更重学术
据《笛声何处》的责任编辑施曙华透露,余秋雨新书本周就将上市,大约10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昆曲研究两头脱空的尴尬境地、分析了16-18世纪末昆曲在中国创造了200多年的痴迷现象和昆曲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下篇则从昆腔改良等昆曲本身的一些内容着笔。施曙华称从今年春节向余秋雨约稿,3月中旬余就交了稿。新书一气呵成,虽写的是昆曲但通篇透着浓浓的文化味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他表示这本书更注重学术。
昆曲专家:昆曲需要真正的介入
周琴,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州大学教授。作为昆曲研究专家,他在昆曲演唱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经常指导各类昆曲表演。
昨天下午采访中,周教授直言自己不太喜欢余秋雨的书。他认为余秋雨没有真正介入到昆曲中来。“自从昆曲成为文化遗产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入,但昆曲研究不是说空话,要理清昆曲到底要我们做些什么。昆曲的本质在于声腔,最重要的是工作是保存它,而不是创新制造一些假古董。”
余秋雨:写昆曲并非应景
余秋雨一向被视为善于炒作的一类作家,昆曲火了,他马上来写个《笛声何处》,难免让人觉其有作秀的嫌疑。对此,余秋雨自已先在《笛声何处》的自序中作了个“申辩”。据他所言,12年前他前往台湾,期间应《联合报》之邀,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演讲之余,还与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关昆曲之美的长篇对谈,“忘了是在哪一个角落,当得知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分滋润。”后来几度访问苏州,都巧逢白先勇在苏为向海外传播昆曲而奔波,让余自觉惭愧,这才决心写下《笛声何处》。
昨晚,记者拔通了余秋雨的手机,接电话的却是自称为余助手的金先生,他告诉记者余的新书是作为迎接第28届世遗会的重要著作推出。依此看来,余秋雨的“笛声”还是脱不了应景之嫌。
另悉,《笛声何处》中还配有200多幅有关昆曲的珍贵图片,如梅兰芳与“昆曲大师”俞振飞的合影,明清时期昆曲演出的剧场、演员介绍等,这些鲜为人知的图片是有关人员千方百计搜集整理而来,弥足珍贵。
链接
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以《西厢记》、《牡丹亭》等为代表作。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作“百戏之祖” 、“中国戏曲活化石”。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曾风靡中国200多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世界上共有19个文化活动和口述文化表现形式被首批授予。昆曲艺术,则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