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以前你曾到过广州排过话剧《押解》,现在又来排《白门柳》,可以说对广州的话剧界有所了解,你认为他们现在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王:广州话剧团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一支队伍,在全国范围来看,以王履玮为首的广州话剧团是一支生力军,有一批令全国戏剧界不可小看的好演员。但问题也是明显的,我觉得他们有孤军作战之感。我进来后也有同样的感受。排《押解》时我只是小试一下,已经感到了孤军奋战的难处,现在排《白门柳》,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岭南文化现在有了一个很强的发展态势,但这支话剧队伍的奋战有些艰难,有些悲壮。岭南的文化界,应该看到这到这一状况,应该有所呼应。这是我作为一个外来的导演特别想说的。 记:相对北京、上海来说,广州基本上没有大腕,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王:这种现象说明广州对于表演人才的凝聚还缺少强有力的手段。中国的影视大腕与香港的成长道路不同。香港的影视大腕基本没有系统训练,是靠包装,靠个人奋斗出来的,但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也能产生巨大的魅力。而中国内地的影视大腕大多都是专业出身,在戏剧学院、各大剧院团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北京有很好的文化氛围,各大剧院不断生产出好的戏剧作品,而这些作品又不断培养出好的演员;北京是个出表演人才的地方,各地的人才都想到北京一试身手,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表演人才为什么在广州比较少,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就是好的戏剧作品少了些。 记:文化大省的建设急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如何才能产生? 王:多有几个好作品,人才就会成长,甚至其它地方的人才也会向这里流动,这样才能从人才的恶性循环走上良性循环。去年广州启动了一个“艺术之星”的工程,就是培养和吸引艺术人才的一个好措施。 记:戏剧中有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之说,你认为有没有可能形成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戏剧”? 王:有可能,但是要拿作品说话,不能虚张声势。京派戏剧、海派戏剧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有大量的作品。不是一两篇文章,一两个口号喊出来的。“岭南戏剧”一定要有岭南文化气派,一定是要有一批作品的,它应该是一个系列,是一个健康的戏剧的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的氛围。广东现在正在建设文化大省,为“岭南戏剧”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记:你心目中的“岭南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王:至于它的特点,我想它应该是敏锐的、放达的、浪漫的、温柔的,这些在《白门柳》中都可以看到。 记:这么多年来你一直这样执着于话剧,时刻对它充满了希望,你认为话剧让你如此着迷的原因是什么? 王:一个好的话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现在讲环境保护空气净化,就是提醒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因为过度重视一方面而造成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是不是也需要净化呢?如果你感到你的心灵有净化的需求,看话剧就是一个选择。话剧之所以不会死亡,不可能死亡,道理就在于此。(作者: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