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史诗剧《白门柳》无疑是一幅中华民族处于激烈震荡时期的历史画卷。可是,题材比较深刻的戏要让普通观众能够接受并喜欢它往往有些难度,像您这样一个对艺术要求特别高的导演,怎么在这之间找到平衡呢? 王:一个真正好的经典话剧,从来都是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白门柳》不但有深刻的思想,也有观众们从未见过的辉煌的舞台,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好听好看,让你欲罢不能。喜欢音乐的,可以欣赏剧中如同交响乐般的主题音乐。偏爱景观的,《白门柳》的舞台布景定会让你痴迷,它从前台一直延伸到侧面的观众席中,如同全景电影的银幕。舞台上,豪华的花船,飘零的小舟,悠闲的乌蓬穿梭往来,古朴牌坊,艳丽花楼,青瓦小舍,展现了明未秦淮河的奢糜和江南水乡的韵致。优雅的服装造型,风格化的现代舞语汇,在你惊异之余,体味着古今交融的妙趣。喜欢看故事的,60岁的文坛泰斗钱谦益与25岁的青楼才女柳如是诗意般的爱情,瞬间变得惨烈、悲壮,让你一夜阅尽人间沧桑。爱看演技的,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金鹰奖”获得者、被称为“警察专业户”的广州话剧团演员杜源分饰男女主角,他们大跨度的成功转换的精彩表演更是不容错过。甚至爱看喜剧的也能从《白门柳》中找到乐趣,当然,这里的喜剧你看过后会感到一些感伤或悲愤。总之,《白门柳》追求的是大雅大俗的境界。 记:有人说广州人很实际,喜欢港台歌星等流行文化,不喜欢高雅艺术,你怎么看这一说法? 王:高雅艺术市场不大其实不仅在广州,在北京、上海一样,广州只不过在某些文化素质方面有一定的落差。港台歌星受欢迎我觉得首先是粤语文化和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不是广东人天生就喜欢这些东西,其中有历史和地理方面的渊源。如果香港在北京旁边,可能香港文化首先进驻的就是北京。港台歌星到了北京也火,所以不是唯有广东人才喜欢他们。流行文化大行其道是全球的现象。所以流行文化并不是广东独有的,独有的是它历史和地理造成的流行文化先入者。因此广东人不要自己谈港台文化色变,问题是怎么利用它,不能与它对立起来,不然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广州人能欣赏交响乐,能欣赏芭蕾舞,更能欣赏《白门柳》。流行文化与经典作品其实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普遍认同,只不过一个是浅显的,短时的;一个是深刻的,持久的。相信喜欢流行文化的人,也会喜欢经典作品。“吃在广州”是一种文化,会吃的人说明他会品味,话剧就是需要人们去品味,会吃的人,一定是会看戏的人。《白门柳》为广州人提供了一席丰富的文化大餐,我相信广州人能品出它的味道。 记:你认为《白门柳》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王:从近代历上看,中国开眼看世界,是从广州开始的,是广州人带领中华民族走进了近代史。辛亥革命就发源于广州。广州要想成为与北京、上海比肩的国际化大城市,文化一定要上去,我想这就是建设文化大省的意义所在。《白门柳》成功了,就是为广州文化起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