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热播的电视剧《一双绣花鞋》让观众记住了连奕名这个名字,不象如今内地影坛被小生当家的形势,连奕名在用自己的演技和实力,以及多年来对戏剧的积累和沉淀来渲染着他一个又一个的银幕形象。 可能从懂事开始,连奕名就和戏剧结了缘。十二岁那年只因为单纯的喜好就进了中央戏曲学院学起了京剧,每天练功练嗓练走台,从不懈怠,一学就是七年。可恰恰造物弄人,那年十九岁的连奕名个头已经长过了一米八,对于京剧这一行来说,这个身高太高了,七年的努力面临着赴之东流的处境,年少的连奕名迷茫了。九二年的时候工夫皇帝李连杰来北京拍《黄飞鸿》,因为一直的京剧武行功底,连奕名便和几个同伴被挑去跑龙套,演那些打打杀杀的小角色。要知道当时正是香港工夫片盛行的时代,在片场年轻的连奕名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每一场戏每一个动作都新鲜,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苦练了这么多年的拳脚功夫在武术指导的编排下会变的那么的生龙活虎,而在动作片中,武术指导的风头更是大大盖过了导演。只在剧组跑了三天龙套,连奕名甩手不干了。“我要干的不是跑龙套,我要做武术指导”。怀揣着一份少年心气,连奕名去报考了当时向氏兄弟的永盛电影公司开办的第一届艺员培训班,从此开始了四年的南下寻梦旅程。 在永盛开设的艺员训练班期间,连奕名主修了表演、导演、台词、武术指导等课程,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当时必须用广东话说对白,每天拿着台本叽里呱啦的背来背去,本身就给表演增加了很多难度,面对当时少之又少的出演角色的机会,连奕名更是倍加珍惜,但往往却只能客串一些流氓甲乙之类小反派。一次难得的机会连奕名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在拍一组动作镜头的时候,因为香港业内的敬业风气从来不用替身,连奕名一不小心把膝盖摔掉了,导演过来问:“你行不行?” 连奕名硬着头皮咬着牙说“没问题!”因为他知道,当时如果他说“不”的话,那这个角色就在也不属于他了。当时的香港电影界,武打动作片开始逐渐被喜剧片取代,周星驰开始红透了半边天,所以许多郁不得志的武行们都开始拍起了电视电影,如今贵为影帝的黄秋生也曾为了多挣点外快,跑到永盛训练班客串表演老师,连奕名还清楚的记得在片场拍电视电影的时候和当时生不逢时的吴镇宇搭过班。而对于连奕名来说,那段时期也是特别的灰色,没有机会,看不到前途。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曾经横行一时的永盛电影公司开始逐渐走起了下坡路,而和连奕名同期的学员们也因为得不到公司的签约合同开始了迷茫。而连奕名却又转到了大名鼎鼎的香港TVB艺员训练班开始了短期的深造。然而从曾经培养出周润发刘德华等天皇巨星的TVB训练班结束了一段时间的学习,连奕名的戏梦人生并没有柳暗花明,当正在筹办当时去香港的签证期间,却又赶上了当时香港艺人为了抵制内地演员大量流入举行的大罢工,连奕名去香港发展的前景又变的很渺茫。 “既然去不了香港我为什么不回北京发展?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北京话不说,非要去说那些我根本摸不着头脑的广东对白?”回想起当时的困惑,连奕名很坦然的说,“虽然经历了那么多不顺利,但好在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连奕名的选择是正确的,掌握了香港影业强势的动作片拍摄技术,和多年培养起来的积极的严谨的敬业精神,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连奕名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打拼。 多年辗转的经历,让今天的连奕名看起来更加的沉稳和坚毅,从台前到幕后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他的身影,怀揣着一份从未磨灭过的热情,他不停的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角色背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