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中演 >> 评论
皮亚佐拉、民族乐派和贺绿汀
YULE.SOHU.COM  2004-03-08 14:11  来源: 中演国际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论阿根廷探戈音乐家皮亚佐拉的文章,很有认同感。皮亚佐拉我一直非常喜欢,买过好几张他的唱片,也看过一些介绍他的文字。我没查到网上那位作者的名字,这里冒昧引用一下他(她)的观点:“他(皮亚佐拉)的伟大之处是把自己民族的音乐上升到了一个比较精致的层次,同时又保持着这种艺术的自我认同。探戈并没有因皮亚佐拉而进入西方古典音
乐的行列。因此,很多人把皮亚佐拉和欧洲各国的民族乐派相提并论其实是不恰当的。民族乐派是把自己民族的东西融会到古典音乐传统中去,而皮亚佐拉做的正相反,他是把古典音乐的东西融会到民族音乐里去。民族乐派的结果是最终丰富了古典音乐传统,而皮亚佐拉却是提升了自己的民族音乐。至少在我们自己的音乐传统里,这样的人物还没有出现。”

  其实我觉得几乎可以说我们也出现过这样的人物,那就是贺绿汀。虽然贺绿汀抗战期间在论述民族音乐的文章中曾将欧洲19世纪的“民族乐派”作为中国新音乐应该效法的榜样,但他自己的一些创作听起来绝不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肖邦、格里格、德沃夏克……,在对音乐形式的处理上反倒和后来的皮亚佐拉更近似一些。《四季歌》、《天涯歌女》不说了,听不出有什么西洋味,《嘉陵江上》、《游击队之歌》虽然作曲技巧上更直接采用西方作曲技法,但节奏中的神髓仍是中国的。他曾要求学生注意中国锣鼓节奏的音乐性,并把《游击队之歌》的简谱去掉音高,只显示节奏,表示仍然是音乐。事实上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据说就是听见一位八路军战士敲军鼓而产生的。《晚会》中的中国节奏则更不用说。贺绿汀骨子里的“中国性”使他的创作并不融于西方音乐。他早年的成名作《牧童短笛》因“中国韵味西方技法”而得到西方音乐界赞誉,但并不能说他也是西方音乐史上所称的“民族乐派”。 这位最早将外国人写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翻译过来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中国这一特殊的时代生活和工作,几乎没有大部头的音乐创作,但他毕生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思想,对中国音乐界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要说“民族乐派”,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中国作曲家如谭盾等人也许更像一些。当然,即使搞不懂无调性和序列主义,我也明白19世纪受浪漫主义影响的“民族乐派”定义并不能涵盖20世纪和当下的当代音乐实验,这里只是说在处理民族音乐元素上的某些思路。这些新一辈作曲家无疑在贺绿汀等前辈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他们充满雄心的创作是很想融入西方音乐体系尤其是当代音乐体系的,但这种探索却很难被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当代音乐的背景是西方现代文明,而这样的背景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谭盾等人的作品我也听过一些,知道他们也是很注重探索中国自己的音乐资源的,谭盾自己就总是强调自己“是一个湖南人”,不过他的音乐听起来却实在不像是中国的。这样问题就来了,他们的创作和我们中国人越来越拉开了距离。像《交响乐1997—天地人》这样的作品,虽然被选中在香港回归这样盛大的仪式中上演,并使用了编钟这样古老的中国乐器,也受到当代音乐界的一些追捧,但在缺乏当代音乐素养的中国,相信没几个人能听得出里面的“中国味”。倒是获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里的电影音乐,更让人听得明白一点。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这样的中国高等音乐学府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材,基本上没有创作出既具专业性和现代性同时又让中国大众喜欢的音乐作品,老百姓听来听去还是那部《梁祝》(或许还有人认为它也并不怎么样)。我们的音乐人材在国际上得奖的不少,但常常只是被当作黄皮肤的“外国人”或符号化的“中国人”。感动我们中国人心灵并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创作的当代作品实在太少了。也难怪这么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港台的流行音乐或是更另类的噪声、摇滚,在那些领域至少还有一些富于才华的作品在慰贴着我们当下的心灵。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抹杀中国当代音乐家们的努力,对西方当代音乐的学习和探索,对中国新音乐无疑有其积极意义,或许更是必须走出的一步。只是想提醒想为中国自己的音乐事业奋斗的作曲家:脱离了当下生活和文化母体的 “专业性” 或“先锋性”,也许反而会成为桎梏,路子也越走越窄。

  其实这样的现状也不仅仅在音乐领域,我们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我们也许就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西方的强势文化通过其市场化的机制侵吞着一切原有的民族形式,让我们无法安之若素,而我们的心灵,其实又是那么需要母语的慰籍。

  再说回皮亚佐拉。这位阿根廷音乐大师当年的雄心也是当一名 “现代作曲家”。1954年他曾到巴黎随当代音乐界最好的教育家之一纳蒂亚·布兰捷尔(Nadia Boulanger)学习。起先,他想隐瞒自己过去在小酒吧里的探戈经历,当呈上自己成堆的交响乐、室内乐和奏鸣曲作品后,纳蒂亚·布兰捷尔说:“写得很好。在这些作品里,你就象斯特拉文斯基,象巴托克,象拉威尔,但是你猜怎样?我在这里找不到皮亚佐拉。”然后她开始调查他的个人生活:曾做过些什么,演奏和未演奏过什么,是单身还是已婚之类。皮亚佐拉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在酒吧拉手风琴的探戈音乐家,在演奏了几小节自己写的探戈后,这位老师睁大眼睛抓住他的手说:“你这个傻瓜,那才是皮亚佐拉!”

  皮亚佐拉后来在国际音乐界受到的尊敬这里就不多说了,喜欢巴赫的人有时听他的探戈同样也会找到形式上的认同感,但绝没有人会混淆他的音乐中的阿根廷血液。值得重书一笔的是,皮亚佐拉是非常注重学习的,特别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西方古典音乐的学习。他曾感慨地谈到跟随纳蒂亚·布兰捷尔学习四部对位法的18个月“对我的帮助就像18年”。他也告诫追随他的风格的后来者:“我的主张是:让每个人都为他们自己而努力吧。如果他们象我一样作曲,对于他们没什么好处。如果他们能够追随探戈的这种风格,效仿我这种同音乐打交道的生活方式,那只能算说得过去。但我的主要风格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如果我未曾学习的话,我就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因为人人都认为创作‘现代探戈’无异于制造噪音、制造怪异的想法,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不是!你必须走得深一点儿才能明白我所做的是非常微妙的。即使我用巴赫的风格写一首赋格曲,它也肯定会带有‘探戈的味道’。”

  最后想说的是,探戈只是来自拉美民间的音乐形式的一种,皮亚佐拉颇为孤独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前辈探戈大师们的努力,而其母体——混血的拉丁文化毕竟还是古老欧洲文化的近亲。相比之下,曾是“礼乐之邦”的中国虽有着远为悠久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但在今天这些资源却显得破碎和暗淡,要将它们重新脱胎换骨,或是像一些前辈的理想一样和西方的音乐形式嫁接,并不能简单地和皮亚佐拉升华探戈相提并论。艺术的道路也不是只有一条。文化的差异和文明的冲突,更是一言难尽的话题。但不管怎样,鄙人以为,这位受尊敬的大师给我们以启示:真正有生命力的音乐不能离开你自己当下的生活和你血管中流淌的血液,也离不开吸收好的营养。而中国音乐界前辈和新进们曾经有过或正在进行的努力,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回味。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