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东采访崔永元批评冯小刚和电影《手机》的报道,这几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方面反应激烈,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媒体推波助澜,兴高采烈。
但要想介入到这场争执中来,对批评和被批评的双方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判、理性的认识,我觉得非得具备几个条件不成。第一,一定要心平气和,不怒不愠,二是,与任何一方都非亲非故,三是,确实看过《手机》,小说电影均可,也确实知道崔永元、冯小刚是谁的。
以上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要发言,而且言责自负。
首先我要批评冯小刚,你有错误,不该有二:
一不该拍《手机》扯上崔永元。你爱拍什么拍什么,没事儿和人家小崔套什么瓷,拉上人家给你出主意、传经验,故事情节说半截留半截,又非得在电影里整出个《有一说一》谈话栏目,还带着小乐队伴奏,主持人叫什么“守一”,不知道中国字里“一”乃“元”也,还让葛优从发式到举止模拟崔永元,明眼人一看,谁不知道这是奔着《实话实说》去的呀?拿小崔和《实话实说》作噱头,这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本想抖个小机灵,没成想,落下话柄儿了,这典型的是“小聪明”惹的祸。
二不该老抖落圈中鸡零狗碎那点事儿。《一声叹息》是编剧出轨、婚外恋,《大腕》讲的是意外艳遇的摄影师,《手机》又说的是“偷腥”的主持人,换谁让大众由此产生联想到自己都不舒服,更何况是绝大多数观众爱戴的、自身又很注重影响的崔永元,更麻烦的事还扯上了女主持人和晶,按捺不住得让人按“片”索“人”,对小崔和她浮想联翩。更有女记“大意”凛然、单刀直入,穷究小崔尽不尽“夫道”的问题,小崔正一脑门子邪火没地发呢!冯小刚也该掉转镜头换换视线,端两盘像样的大菜上桌面。
其次,我也要说说崔永元,“冲冠一怒为自己”。
假如这次冯小刚《手机》中主持人的形象像李咏,节目很像《大风车》,我们如今就很有可能听不到对《手机》、对冯小刚这些严厉的言语和评价了。小崔自己在访问中不是说《大腕》没看到一半就拂袖而去吗。可惜的是如果当初对冯小刚就这样苦口婆心、声色俱厉、实话实说,冯小刚就不会在这条“错误”的路上滑得如今这么远。
还有一点,我对小崔对冯小刚的否定不能都认同。冯小刚现在肯定不是电影艺术家,这点不争公众也认同。他如今正在“商业”这条路上跑得欢,您不能把“铁肩”该担的道义,生往他瘦弱的肩膀上压。他只要不是棵“黄赌毒”的大毒草,您就让他在我们这文艺的大百花园中,当一株“车前子”“马兰花”的,摇曳着去呗。
冯小刚的“贼”、崔永元的“怒”牵出了这一段公案,我觉得不是坏事,我们希望影视艺术正直的批评之风再由此始。
马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