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一种文化都是有个性的,譬如说到嘻哈,你一定会最直接地联想到粗口、刺青、街头斗殴……曾经,嘻哈歌手中也有这样一个共识:谁受欢迎就是因为他足够坏。所以,为了当上偶像,他们必须每天都愤怒,都谩骂,都张狂,无论有没有理都要取闹。 但原来,所谓文化的个性常常是被塑造出来的,它并没有坚持的品质,最近,嘻哈文化转向了,它变得软绵绵,甜蜜蜜,变得温情起来了。举几个例给大家:吹牛老爹向纽约市的儿童捐出了200万美元;著名的嘻哈音乐厂牌“谋杀公司”改弦更张,把“谋杀”一词从名字中剔除掉;阿姆设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有些嘻哈明星甚至换掉过去出位的发型,改穿礼服出场,比如说OutKast组合……类似的从良事件几乎在每一个嘻哈从业者的身上蔓延。 奇哉,怪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无他,利益使然。所谓没有永远的姿态,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很多明星都在经营演艺事业之外的第二产业,嘻哈明星再愤世嫉俗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事实上,他们也大多是称职的企业家,比如说,吹牛老爹就拥有一家音乐厂牌,一个服装品牌,还在餐饮业里有自己的连锁经营,再比如说Jay-Z,除了音乐厂牌,衣服品牌,他还拥有运动鞋品牌,酒厂和酒吧等生意。生意要做大,最讲品牌形象,试想一下,一个整天喊打喊杀的人当老板,除了能令那些荷尔蒙分泌过剩的青春期少年兴奋外,对其他的顾客又有几多说服力呢,说到底,摆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始终能招揽到更多的主顾。 令嘻哈转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嘻哈文化正处于扩展期,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吸引一些小青年,而是希望能尽量网罗更多的拥护者,尽可能地多卖唱片才是他们的追求,为此,他们柔化了自己的曲风和歌词,甚至卿卿我我起来;他们也改变了自己愤世嫉俗的模样,譬如杰鲁,他还假装出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说什么“我已经接近30岁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了”的话,但恐怕,改变更多不是因为年龄,只是跟唱片的销量有关吧。 可是,当一个文化失去原有的个性,它难道不也面临着失去原来的拥护者的危险吗,况且,它还不能保证从良就会吸呐进新的拥护者。 嘻哈,这招走得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