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主演: 威廉·达福(Willem Dafoe) 查理·辛(Charlie Sheen) 时间:1987年 剧情: 1967年,19岁的克里斯·泰勒放弃学业,和其他美国士兵一起,乘飞机飞抵西贡。他被编在一个步兵排里执行任务,步兵连中对泰勒影响最大的要属巴恩斯中士和伊莱亚斯中士,但两人对战争的看法完全不同,因战争而成了疯狂杀人机器巴恩斯,心肠极为冷酷,而伊莱亚斯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要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 在一次战役中,巴恩斯下令用火焰喷射器烧毁整个村庄,伊莱亚斯极力劝阻巴恩斯的暴行,巴恩斯因此怀恨在心。某次激战中,伊莱亚斯负伤,巴恩斯闻声赶来,命令泰勒背另一名伤员,撤退,自己则趁机瞄准伊莱亚斯,连放两枪;他甚至想杀掉知晓真情的泰勒,然而,正好一颗炸弹落下,两人都失去知觉。他们醒来后,巴恩斯命令泰勒去找军医,而泰勒则将枪口对准了巴恩斯,扣动扳机…… 导演奥利弗·斯通的亲身经历改编 《野战排》是导演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之作。影片在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四项大奖,票房收入在3个月达到了1亿美元。 影片是根据奥利弗·斯通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问世后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许多人认为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 影片在菲律宾拍摄,于7周内完成,共耗资600万美元。斯通为了使演员有真实的感受,让演员们在菲律宾丛林里过了两个星期严格的军营生活。 奥利弗·斯通的著名作品,包括1987年的《华尔街》,还有同样为反越战片的《生逢7月4日》,这部影片在1989年为主演克鲁斯争得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虽然最后输给了《我的左脚》中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却使克鲁斯终于摆脱了奶油小生的花瓶地位。 1991年,他导演的《刺杀肯尼迪》,直指中情局和军方涉嫌谋杀肯尼迪总统,虽然被指责为重要人物不符合历史事实,却以其概念之大胆,记录片之风格成为惊世骇俗之作。1994年,他的《天生杀人狂》更是引起了舆论大哗,接手《天生杀人狂》后斯通曾说:”我就是想拍一些完全是恐怖主义的东西。”拍完后他又说:”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和的人在看过这部影片后都想杀人”。确实,这部描述男女杀手杀人劫狱后竟然过上幸福生活的MTV式影片,因其特异的剪辑、镜头角度以及概念惊动了世人。他其他的作品还包括1995年的《尼克松》以及1997年的《不准掉头》。 因绯闻而陨落的查理·辛 查理·辛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马丁·辛,他初出道时凭叛逆青春片经典《Badlands》一炮而红,之后又接拍了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近年来更因在《白宫风云》中出演美国总统而风云一时。 父子两位都和斯通大有缘分:马丁·辛曾在《华尔街》中因出色表演而获得好评,查理·辛则凭越战片《野战排》一鸣惊人。只可惜查理·辛的星运不佳,刚出名没多久,就因涉嫌嫖妓事件而传出绯闻,之后在好莱坞与好人角色绝缘,只能接类似《反斗神鹰》(Hot Shot)和《无敌波霸》这样的搞笑篇,虽然两系列都很卖座,毕竟只能禁锢在喜剧路线对他个人是个悲剧。直到近年来,他的衰势才终于扭转,凭借电视剧《政界小人物》(Spin City)再次得到主流观众认可。 千面人威廉·达福 威廉·达福从来就不是一线明星,但他曾合作的导演与影星名单,却是长长一串:他曾与奥利弗·斯通(《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马丁-斯科塞斯(《基督最后的诱惑》)、大卫·林奇(《妖夜荒踪》、《我心狂野》)等大师级导演,及汤姆·克鲁斯(《生于七月四日》)、麦当娜(《身体的证明》)、朱丽叶·比诺什(《英国病人》)、桑德拉·布洛克(《生死时速2》)等巨星均有过合作。他被称为“意料之中出演最意料不到角色的演员”。 达福的主要作品包括:1985年的《生于死于洛杉矶》,1988年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同年的《密西西比在燃烧》,1989年的《生于7月4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90年的 《我心狂野》,1998年的《身体的证明》,1996年的《英国病人》,1998年的《苦难》(Affliction),以及1999年的《X接触》(eXistenZ)和200年的《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他所饰演的某些角色,一直是不乏争议甚至遭到非议的,尤其是在《基督的最后诱惑》之中,他出演那位象凡人多与“神之子”的基督;然而,正因他穿梭在主流与边缘之间,所以才能演绎了数量众多而性格迥异的角色。 越南:杀戮之地 血腥度:★☆ 一颗炸弹扔下,谈笑中的人就突然少了一只胳膊,可笑容还在继续……。正是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感成就了这部影片。 影片的另一个出色之处在于它真实描绘了战争的疯狂与混乱,以及战争如何地使人丧失理智。对于多数参加过越战的老兵来说,越南则是一个充满了惨痛回忆的杀戮之地,而越战给美国人心里上留下的阴影,更是直到近年来才逐渐消散。 在奥利弗·斯通的影片中,最野蛮和恐怖的并非美国人与越南人之间的相互杀戮,而是彼此之间的内耗,本该是战友的人之间的残杀。这使得影片的反省意味更为浓厚,而奥利弗·斯通也因此而摘取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