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频道 >> 焦点影人 >> 最新消息
著名表演艺术家谢添心脏衰竭去世
2003-12-15 08:11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谢老在《林家铺子》中的剧照。
  本报讯(记者杨劲松)前天,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谢添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谢添主演与执导了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影片。近年来,他因健康原因,已很少出席社会活动。12日,谢老心脏不适,住院急诊,次日在医院因心脏衰竭去世。

  13日,中影集团北影剧团黄晓雷书记向记者介绍,由于这两天是周末,中影集团将在今天对治丧等工作进行研究。根据谢老家属的意见,谢老去世消息将于16日由谢老家属向媒体正式发布,同时宣布谢老治丧委员会名单以及安排。

  记者获悉,谢老的儿子谢钢目前正在浙江横店拍摄电视剧《岭南药侠》,谢钢扮演一代药王王老吉,由于谢添家属都为老人后事早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谢钢坚持拍完了原定的戏,将于今天回京奔丧。

  演出影片

  1936:《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

  1937:《压岁钱》《社会之花》《梦里乾坤》《四千金》《母亲的秘密》《马路天使》

  1941:《风雪太行山》

  1946:《圣城记》

  1947:《追》《郎才女貌》

  1948:《十三号凶宅》《满庭芳》

  1951:《走向新中国》《新儿女英雄传》

  1952:《六号门》

  1954:《无穷的潜力》

  1955:《罗小林的决心》

  1957:《风筝》

  1958:《林家铺子》

  1958:《探亲记》(与桑夫合作)

  1959:《水上春秋》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春暖花开》《欢天喜地》

  1961:《洪湖赤卫队》《花儿朵朵》

  1962:《锦上添花》(与陈方千合作)

  1964:《小铃铛》

  1965:华北区业余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

  1977:《春天》

  1979:《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

  1980:《丹心谱》(与郑国权合作)

  1982:《茶馆》

  1984:《生财有道》

  1986:《小铃铛续集》

  1988:《烟花泪》

  1993:《老人与狗》

  导演作品获奖情况:

  《小铃铛》(1964)于1980年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电视连续剧

  《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立下遗嘱骨灰撒入渤海

  ———冯骥才追忆“忘年交”

  天津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父母与谢添是同学,冯骥才与谢添很早便相识。

  骨灰撒在天津附近

  冯骥才说,他13日就已知道谢添导演故去的消息。很长一段时间,谢导一直处在病中。因此,这个坏消息来的不是很突然。“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嘱,最后一句大概是这样: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挨近天津渤海的地方。他是天津人,他情系自己的故乡。”

  “那时候,他在天津上学,与我的父亲同在一个篮球队打球。他在学校里兴趣非常广,还组织过话剧团,我母亲参加过。”冯骥才追忆道。

  儿时在窗户里演电影

  据冯骥才讲,谢添小时候住在劝业场附近的一条小巷中,是一间很小的平房。“谢导很小就喜欢看电影,但当时看电影对于他们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于是他就让他的姐姐站在窗户里演,他在外边看。有时,他在窗户里演,让姐姐在外边看。他把这扇窗户当成了电影的银幕。就是这种小孩式的‘过家家’,让他迷上了电影。”他曾对冯骥才说过,自己最早进入电影就是在那个时候。

  一个电影时代的终结

  作为朋友,冯骥才说谢添的为人厚道、幽默、平和,艺术爱好非常广泛。特别是倒写书法在圈子里是一绝。冯骥才是这样评价谢添的:“他是那个时代电影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去世,可以说是让那个时代的电影变成了历史,但他的不朽作品留了下来。他把一生给了电影。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彻底的敬业精神。虽然是一位大艺术家,但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比普通人高一点的位置。这样平民化的艺术家,是值得这一代艺术家、更是年轻一代艺术工作者学习的。

  据《今晚报》

  谢添个人简历

  1914年6月18日生,演员、导演。

  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早年就读于天津英文商务专修中学。

  1933年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

  1935年至上海,参加业余剧人协会。

  1936年曾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随上海业余旅行剧团赴四川。

  1939年在成都任西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影片《风雪太行山》,并演出话剧《卢沟桥》《太平天国》《钦差大臣》《重庆二十四小时》《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满堂》等。

  抗战胜利后在中电三厂拍摄的《追》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建国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塑造了老教授、地主恶霸和老工人等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后导演影片十余部。其作品风格多样,感情真挚,富有幽默感。

  1958年主演《林家铺子》,以精湛的演技从不同侧面刻画了江南小镇商人林老板的独特性格。其表演戏路宽广、真实、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心理。他是中国影协第三至五届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京华时报》(2003年12月15日第A21版)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