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天地 >> 影视动态 >> 大型电视剧《曹雪芹》 >> 相关新闻
《曹雪芹》拍摄花絮-导演王静十年圆一梦
2003-11-21 14:26  来源: 搜狐娱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好莱坞有个梦工厂,导演王静说自己喜欢那个叫法。因为在她看来,一部影视剧从最初蒙蒙胧胧的创意到剧本字字句句的写作,从方方面面的准备到点点滴滴把整部戏拍摄出来,就像是在将一个梦想变成人们可以看到的生动具体的形象。而完成电视连续剧《曹雪芹》的创作,王静觉得就是这样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第一次看到“曹雪芹”这个名字的时候,王静只有12岁。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孩,吭吭哧哧地读完了被一些人称为阶级斗争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很多句子都未必读得通,很多内涵就更不可能理解。但是书中出神入化的描写却把众多的艺术形象带进了小王静的印象中,她常常会梦里与他们相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至于作者曹雪芹,也许就在那个时候开始走进一个女孩子心中。

  小王静渐渐长成了大姑娘,成为了一个酷爱文学的青年。读过了多少书,看过了多少好文章,被多少好故事所打动,有多少生动的艺术形象从书中走入她的记忆中,王静说不清楚。然而,她最爱反反复复读的是《红楼梦》,最难以割舍的是对《红楼梦》里的那些故事和人物的痴迷,最一如既往的是对曹雪芹的崇敬。后来、王静自己也成了写书的作家,写作的实践使她感觉到多次阅读《红楼梦》让自己在艺术上受益匪浅;再后来,王静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导演,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她发现多少年来,自己的心中有个梦想,像一颗深埋在大地的种子,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跃跃萌动。

  那是1990年,王静自任编剧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誓言》同时获得“飞天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颁奖大会上,有人问王静为什么要改行当导演?王静回答:练兵。问:练兵干什么?答:实现自己的心愿,拍更好的电视剧。再问:最想拍的是什么戏?再答:曹雪芹。

  对方不再问了。两只瞪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眼前这个年轻导演的惊讶。王静不用猜,就知道对方的心理及她很平静地看着对方,补充了一句:现在我还拍不了,那是部大戏,但是,早晚我会拍它的。我要用10年的时间来磨剑练兵。

  交谈到此为止,好像没有了下文。后来的几年里,王静作为编剧或是导演,连续不断地成就了其他电视剧的拍摄。一部部作品问世,一次次奖项拿到了手。圈里的人们、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有关领导专家们逐渐地认识了王静,看到了她的进步,承认了她。不过,没有人要求她去拍《曹雪芹》,她也没有再和别人提起过自己想拍《曹雪芹》。

  可是,又有那么一天,一位文艺界的老领导、老专家对王静的一番评价,再次将她那深藏的心愿带出了水面。

  老领导在王静的又一部新作得奖时,这样评价她:《誓言》得奖时,她是一流的编剧、三流的导演;王静的《只要你过的比我好》得奖时,她变成了一流的编剧、二流的导演;而现在,她进步得很快,导演的手法老到成熟了,终于会用镜头说话了。

  前辈的夸奖,并没有让王静昏昏然,却像一把火,重新将王静创作的激情点燃,原本就是性情中人的王静说自己又来劲了。实际上,这些年里,几乎每拍完一部戏每获得一次奖,王静在心里都会涌动起拍摄曹雪芹生平故事的热浪。但是,每一次她又理智地让自己冷静下来,等待着更成熟的时机——无论是自己还是客观条件。这次该是动真格儿的了,她真的要投入电视剧《曹雪芹》的创作了。

  1999年末,就在王静开始启动的时候,一次去外地拍片时,在与朋友的聚会中,她遇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王家全,是若干年前,王静还没有成为导演的时候,参加同一个笔会上结识的文友。多年不曾联系,再次相遇,相互自然是要问候一番,这一番问候给了王静一个大大的意外——王家会也对《红楼梦》及曹雪芹颇为痴迷,除了做一些研究之外,也有创作的愿望。共同的心愿让两人一见如故,谈兴大发,饭没吃完,扯开的话题已经收不住了。

  几个月后,按照王静和王家会共同的商议,王家会把《曹雪芹》的初稿拿了出来。从无形的思考到有形的文字,毕竟迈出了可喜的重要一步。只是距离拍摄还有待狠下工夫进行打磨。修改在艰难地进行着,王静不是在网上与王家会互发邮件,讨论研究,就是抽空开车跑长途去与他当面交谈,还约上王家会一起去扬州等地实地考察。甚至在暂且还没得到有关部门拍板的情况下,王静自掏腰包加上借款先把剧本大纲买断,一门心思要帮着王家会把剧本写出来。可惜的是,几经修改的稿子上交制作中心后,仍然没有通过。按照合同规定,这时候,必须由第二作者——也就是王静——动笔修改了。

  然而,也正是真正到了自己拿起笔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创作了,王静才发现,这10年里,虽然自己从未拿出专门的时间投入《曹雪芹》的创作,虽然总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题材创作拍摄,但是在内心深处,她从来就不曾割舍对曹雪芹的一份情感和要把这位大师的生平搬上荧屏的心愿。自己总是在有意无意中做着准备。平日里,无论多忙,哪怕连饭都顾不上吃,也无论多累,累得连眼皮都挑不起来,可只要得到有关曹雪芹的书就看,得到有关《红楼梦》的研讨文章就看,哪怕是报纸上的“豆腐块”,哪怕只是寥寥数语,王静也不会错过。看过了,还要留存下来,留下来还要仔细琢磨。日积月累,连王静自己都没料想,到了真正动笔的时候,这种积累就全用上了,成了她完成对剧本创作和对塑造曹雪芹荧屏形象的坚实基础。

  终于,2001年9月,古老的北京城迎来又一个美丽金秋的时候,电视连续剧《曹雪芹》开拍了。开拍了,集编剧、导演、制片人于一身的王静才体会到想要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会有多少困难!承载的期望越多,感到的压力越大。好几次,王静在梦里坐在高空的飞机上渴望着陆;可同样是在梦里,好几次她又见到了曹雪芹,大师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自己拼命地追啊、追啊,一门心思地想要赶上……

  创作的过程是个圆梦的过程,圆梦的过程也是艰辛的体验。为了剧本的修改,王静累得犯了颈椎病,无法在桌边久坐,只能用充气套子固定着脖子,趴在床上写。

  创作的过程是个圆梦的过程,圆梦的过程也有梦中的感觉。站在剧组刚刚搭起的一个街景里,王静怎么看怎样觉得到过这里,而且是在30年前,属于曹雪芹的那个时代里;望着道具部门为曹家摆放的一个鱼缸,王静又愣起了神儿。回答别人的询问,她说自己就像是曹雪芹家这个鱼缸里的鱼,亲眼听见曹家那翻云覆雨的兴亡盛衰……

  终于,在2002年的万家灯火要为一个新春的到来,再次点燃喜庆和团圆的前夕,电视连续剧《曹雪芹》杀青了。尽管还有许多遗憾,毕竟是把心底的愿望实现了,望着一盘盘拍出来的录像带,王静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梦说10年,10年成一梦。王静在圆梦的日子里,最想说的话是感谢。

  她想感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领导们——王静自认为既不是当今最有票房效益的名人,又不是在观众里最有影响力的大腕,如此分量的一部重头戏,领导们就敢放心大胆地交给了自己,而且在拍摄中不断地给予自己热情的支持鼓励和具体的指导。王静对他们的感谢是由衷的。

  她想感谢所有的合作者——那位写出剧本初稿的作者,那些台前幕后为此剧拍摄而吃苦受累付出努力的人们。王静认为,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真诚携手,也就没有《曹雪芹》的完成。是这些朋友帮自己圆了梦,对他们的感谢也是由衷的。

  王静想感谢所有喜爱敬仰曹雪芹的人们——他们多年对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研究和热爱,给了王静的创作必不可少的启发和帮助。这种感谢是由衷的。

  王静还想感谢曹雪芹这位大师本人——她觉得是大师的在天之灵一直引导着自己,保佑着自己,鼓励着自己……这种感谢亦是由衷的,发自心底。

  王静再想感谢的大概还有命运。命运有时会出现让人说不清楚的巧合。王静第一次向外界公开表露自己希望拍摄《曹雪芹》的心思是在1990年,当时她说自己要为之做10年的准备。“10年”,当时不过是王静的一个笼统的表述,只是想说明自己将会沉静其心,竭尽其力地为拍摄做长期扎实的积累。可是,当王静真正开始投入《曹雪芹》的创作时,是2000年,距离她说出自己的愿望的1990年,正好过去了10年。

  王静知道,这10年里一定还有很多人想要拍摄《曹雪芹》,一定还有人比自己有更强的实力可以拍摄《曹雪芹》。然而命运何以给她专注的等待?是一种偏爱吗?在王静潜心准备的10年时间里,一直未见其他演绎曹雪芹生平的影视作品与世谋面。而当有人找到制作中心寻求合作时,当有人也开始筹划、准备投入创作的消息传来时,王静这里剧本已经敲定,摄制组已经要成立了。那么,王静又该由衷地感谢谁,给了自己10年的等候?莫非塑造了众多女儿形象的曹雪芹大师,在天之灵也真是与这位女编导有缘?

  如今,《曹雪芹》终于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呈现在了广大的观众朋友面前。当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的时候,多梦的王静又开始了她的新创作,又踏上了新的圆梦之路,衷心祝她好梦总能成真。(文章选自《别样幽芬》,昆仑出版社出版)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