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上午,一位在人民心中享有极高声誉的老人来到大河报社,她的名字叫常香玉。这位豫剧大师用她那曾敲过张生的房门、舞过白素贞的宝剑、握过花木兰的长枪的艺术家之手,郑重地将一万元人民币递到本报总编辑手中(如图,左为常香玉的大女儿),请本报代她转赠到我省抗击非典一线,和她同时捐款的还有她的三个女儿。这一瞬间被在场的所有人用眸子记录到心底。
近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的常香玉近来深深地被战斗在抗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的精神所感动,决定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万元钱捐献出来。她告诫自己的女儿和学生:“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每个人都应该为抗击非典、消灭非典做点事儿。”
常香玉大师说:“大河报是我喜欢和信任的一份报纸,我想把我对抗非典战士的尊敬和关注通过大河报表达给他们。”
根据常香玉的意愿,报社只举行了一个简朴的捐赠仪式,尽管人数不多,气氛却十分热烈,不少人在掌声中流下了热泪。本报总编辑接过沉甸甸的信封,手儿在抖,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这位不轻易动情的汉子感动地说:“常香玉不仅是豫剧大师,还是一个好人,一个爱国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她的善举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她表示敬意。”
捐赠仪式结束后,本报立即将捐款送到了河南省红十字会,根据常香玉的意愿,这笔捐款将尽快用于我省农村的抗非典工作。(大河报首席记者 张体义/文 记者 杜小伟)
常香玉的这一万元……
常香玉大师又一次慷慨解囊。
她以八旬之躯亲临本报,郑重地将万元现款捐献给抗击非典的一线战场。
这不是普通的一万元啊。
这是一位老人节衣缩食攒下的辛苦钱和血汗钱。了解常香玉的人都知道,她和她那一代许多艺术家一样,既无从谈起走穴的巨额收入,又不跑着做商业演出,她的个人积蓄和开销全部来自作为一位职业演员的薪水。这是一份虽然可供生活之需却并不丰厚的薪水,常香玉从中拿出一万元用于农村抗击非典,实在是将自己一年的衣食匀出一半交给了农民兄弟啊。
这是一位老人一生积攒的相当一部分家当。一位知情人曾经透露,常香玉没有钱,她自己买房子的钱都是她的子女凑起来的。尽管如此,面对非典,她又一次知情而动,先国家,后小家,先大家,后自家,把自己也轻易舍不得动用的积蓄分出一万元捐献出来。所以,这一万元的意义也可看作一位老人在抗非典战线的献身;这一万元的重量,实在也不亚于堂皇大厅里富豪们的金山……
这便是艺德,这便是一位公民的爱国心、责任心。
于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又一次在人们面前立起一座山,不仅仅对艺术家,也对所有人。(杨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