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时代的产物,但英雄在人民心中留下的往往是划时代的印迹。
银幕上的英雄更具有唤起观众激情的功能。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叫作“包装”的名词,但他们坚定不移的目光、屹立如松的身姿、掷地有声的话语,穿越时光的磨蚀,在我们的路上烙下一个个印记。
《红色娘子军》
1961年天马厂摄制,导演:谢晋
人物:吴琼花———祝希娟饰英雄语录:“向南霸天讨还血债。”
英雄行为:由一个苦大仇深的地主家丫头,成长为娘子军连的党代表,并率领娘子军铲除了以南霸天为首的反动势力。
点评:一双火辣辣的眼睛,由只为个人仇恨燃烧,最终发展到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燃烧。
《闪闪的红星》
1974年八一厂摄制,导演:李俊、李昂人物:潘冬子———祝新运饰英雄语录:“长大了我也当红军!”
英雄行为:在游击队和敌人交战时,他机智地用柴刀砍断竹索,掀掉桥板,切断敌人退路;他冒着风险给游击队送盐;他还利用在米店当伙计的机会,搞沉敌人的粮船。对于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他能沉着自如地对付。为了配合游击队的行动,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点评:英雄出少年,真正的英雄更是在斗争中锻造出来的。
《烈火中永生》
1965年北影厂摄制,导演:水华
人物:江姐、许云峰———于蓝、赵丹饰
英雄语录:“……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英雄行为:渣滓洞集中营里的种种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意志,组织难友越狱成功,但他们不幸被敌人杀害。
点评:虽无比热爱生活,仍能慷慨赴死。生为共产主义,死也为共产主义。
《老兵新传》
1959年海燕厂摄制,导演:沈浮人物:战长河———崔嵬饰英雄语录:“我这个人……就怕热偏不怕冷!”
英雄行为:1948年解放大军向全国挺进时,战长河却被留在后方。老战一身豪迈,像一团烈火,他不愿当县长,而主动请战去北大荒办农场。当领导提醒他那里很冷时,老战说自己“偏不怕冷”。
本片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影片,获苏联第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点评:多少老兵,今天仍在用自己默默的奉献写下一篇篇新传。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八一厂摄制,导演:王苹人物:李侠———孙道临饰英雄语录:“敌人吓不倒我。”
英雄行为:这位坚贞的敌后情报员,发完两个紧急情报时,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点评:信念支撑人舍生而取义。
《雷锋》
1964年八一厂摄制,导演:董北琪
人物:雷锋———董金堂饰
英雄语录:“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英雄行为:在看病的路上,帮助建筑工地运送砖瓦;在倾盆大雨中,护送一位农村大娘回家;悄悄寄钱给战友的母亲;为了支援灾区,捐出自己平日积攒下来的100元钱;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点评:雷锋具有伟大的人格,雷锋精神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狼牙山五壮士》
1958年八一厂摄制,导演:史文帜主演:李长华等英雄语录:“我们要坚守到底!”
英雄行为:1941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阻击3000日军,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但这时,战士们也已弹尽粮绝。他们以石块为武器,狠砸冲上来的敌人,作殊死的拼搏。最后,五位壮士面对步步进逼的敌人,毫无惧色地纵身跳下悬崖。点评: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战歌。
《英雄儿女》
1964年长影厂摄制,导演:武兆堤人物:王成———刘世龙饰英雄语录:“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英雄行为:在抗美援朝的一场战斗中,王成一个人仍坚守无名高地,最后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点评:爱国主义激情,英雄主义气概。
《董存瑞》
1955年长影厂摄制,导演:郭维人物:董存瑞———张良饰英雄语录:“为了新中国,前进!”
英雄行为: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遇到敌人桥型暗堡的阻击,伤亡惨重。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以身殉国。
点评:一个原本是“刺儿头”的战士在战火中成长为全国景仰的英雄。他的精神激励无数人继续前进。
《平原游击队》
1955年长影厂摄制,导演:苏里、武兆堤人物:李向阳———郭振清饰英雄语录:“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英雄行为:率领游击队在华北平原神出鬼没,屡挫鬼子的扫荡,后佯装伪军进城,干掉汉奸,烧毁敌人的粮草,全歼负隅顽抗的松井部队。
点评:传奇是在实践中缔造的,有勇有谋的英雄是在人民战争中出炉的。我们用现实说话,依靠自己的双手赶走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