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再现了原作的简明冷静。没有哀歌,没有颤抖,却拍出了那个时代深刻的荒谬。被纳粹处死的女人奇怪扭曲的身体,曾是波兰斯基亲眼所见;犹太人藏身之处的黑色窗户,是波兰斯基的亲身经历;茨皮尔曼的生存箴言“走路,不要跑”(Walk,don'trun)是当年波兰斯基的父亲亲口告诫儿子的话。表面上电影是在说另一个人的故事,里面却处处透露出波兰斯基的个人回忆与感情——69岁的波兰斯基有过类似的经历,他的父母也均被抓入纳粹集中营,母亲不幸死于其中。少年时期的波兰斯基即是在影片所描述的环境中到处流浪成长起来的。
“我想重构童年时的记忆,另外,与真实保持尽量近的距离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想拍一部好莱坞电影。”波兰斯基这样说,可是显然当记忆被重构的时候,当所有幸存者都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这一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大灾难的同时,一些无意识的臆想和记忆扭曲所带来的不准确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无意于追求影片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因为能代表大屠杀时期犹太人最典型生存状况的人,几乎都已经死于集中营,因此能被现在的人所了解的关于当时的个人体验,都将是例外和特殊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