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的风衣、夸张的打斗、眩目的特技、神秘的情节……《黑客帝国》给观众制造了一个超现实的影像世界,令人沉醉。
当然,一流的电影自然离不开一流的制作班底。今天,在《黑客帝国Ⅲ·矩阵革命》全球上映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些创造了传奇的幕后英雄以及他们傲人的智慧。
功夫:难了三倍 更加眩目
《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劳伦斯·费舍伯恩与凯莉·安妮·莫斯、雨果·维文几位主演,曾演出令人惊诧的中国功夫,而在第二部、第三部开拍前,他们再度被集合在武术指导袁和平那里接受长达5个月集训。训练是在圣莫尼卡的机场附近进行的,那里容得下影片所需要的巨大动作捕捉舞台,以及接近原班人马三倍的替身演员们。经历为第一部影片所做的4个月特训,“演员们的身体状况良好,而且也更能理解我们需要他们做的事,”袁和平说。“为这后两部做的训练大概是比前一部难三倍,”基努如此说,他一天要花7个小时接受功夫训练,“尼奥所需要做的动作还有吊钢丝的方式比以前复杂多了。”基努自己认为,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配得上导演兄弟的高技术摄影,“袁先生和两位导演都努力使动作场面值得看,他们都喜欢眩目的镜头,希望拍出观众爱看的场面,他们对身体的各种接触都有兴趣,无论那种接触是正面意义的还是负面的。这就好像火能烧毁一切,却也能带来温暖。这也是他们在武戏里想表达的感觉。”
结局:飞天遁地 漫画般夸张照制片人西尔弗的话说,最后的结果是超凡脱俗的。“超级大战就像漫画里那些超级英雄的彼此对决发生在真实世界一样,那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场景。”他如此描述,“看到华卓斯基兄弟将尼奥与史密斯的竞争推向如此高潮,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享受”。
拍摄这段场景花了整整8周,之前的准备工作更是持续数月,为了能够实现导演兄弟所要求的“具有爆炸性的视觉效果”,剧本要求这段意志之对决在瓢泼大雨中发生,从一条满站着史密斯的街道开始,然后摇到2500英尺高的电闪雷鸣的天空,再坠入一座荒废的摩天大楼,直到尼奥与史密斯对决的场所。为了制造出“特大雨滴”,以便在屏幕上出现雨的神态,而使用了特别的仪器。尽管把所有那些场景中有的水给加热成水气很不划算,但是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
特技:高科技打斗 “蛋”里有乾坤打斗中重力显现的部分是在“蛋”里拍的,那是蓝屏的密闭空间,先在蓝屏前拍打斗动作,之后把动作与VFX的背景合在一起。在拍摄中用了许多特别索具装备,包括多用的“扭转带”,这是武术指导组和基努的替身恰特·斯塔尔斯基发明的。它使得演员可以在空中做流利的多角度旋转,如向后空转等动作。还有著名的“牦牛索”,多数演员在用它模拟自由落体的动作后都容易呕吐。
袁和平在《黑客帝国Ⅲ·矩阵革命》设计的另一段违背重力的场景,是“地狱俱乐部的生死决斗”中的一个场景,崔妮蒂、墨菲斯以及守护天使进入了矩阵中的一个底下俱乐部面对悬赏捉拿他们的梅罗文加。为了拍摄该场景,在天花板上特别安装轨道系统,以使悬挂着演出的演员和替身们知道该往哪里走,而“扭转带”在这里再次起了作用,它使演员做出类似杂技演员的搏斗,而所有产生声光爆炸效果的爆竹、爆破物以及炸飞的物体等,都必须与演员这些复杂的操作配合。为拍摄入侵锡安那场戏,而采用了特别的水压索道,士兵与志愿者们受到电子乌贼的攻击。通常用来在蓝屏前模仿摩托车运动的“空中车”,这次被改进并且用来在绿屏前承载这些演员,来制造抓取、摇动的动作,使他们看起来似乎受到电子乌贼的触手进攻。(这个装置被取了个昵称叫“PMS机”,意思是“上帝呀,求你让它停下来吧”。)
APU军:人类主力 虚拟制造众多部门合作一年,共同实现了华卓斯基兄弟所想表达的APU部队———个人装甲部队,是由锡安军队所用的抵抗入侵机器大军的巨型机器人。这个构想由最初由达洛画出,之后在计算机上建模,最后由道具组建造了一抬真实尺寸APU模型:14英尺高,2吨半中的铁骨架,它本身及手臂能做一定范围的运动,以这个模型为基础,VFX再进行动画。APU的腹部可以取除,以方便后期制作时拍摄进距离镜头。为了在非虚拟拍摄情况下表达演员们操纵APU的真实感觉,设计组建造了一台连接到运动底部的马车,可以模仿重型机器的动作。拍摄下来的这些演员的图形之后与虚拟拍摄组的运动APU合在一起。“APU动作起来,大概有1000多个部位是要运动的。”帕特森说道:“要把所有这些部分协调起来需要一大组人来共同合作。”(特效总监约翰·盖特及创意艺术师乔夫·达洛在让人惊心动魄的大侵攻场景中有友情客串。)
服装:影射权力 功用大于时尚服装设计金·巴雷特设计出来数以千计的服装,三部曲的服装间各有特色却又保持联系。“在第一部中,尼奥与翠妮蒂各自经历漫长的旅程,并成为不同之前的人。”三部曲的拍摄中生下两个小宝宝的巴雷特女士说道:“尼奥不再困扰与他到底是否是救世主,而崔妮蒂也对她的爱情更有信心。我们想以他们的衣着表现出他们这种新的自信。”巴雷特女士为墨菲斯所设计的服装,则着重体现他逐渐增强的领导地位。“真实世界中每人看起来都比矩阵里邋遢一点,但墨菲斯却仍保留着他的尊严。他相信尼奥就是救世主并从这坚信中得到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似乎从他身上辐射,无论他是在直升机、在锡安或在矩阵中都是如此。”
她从总体上确定锡安市民的衣着以浅色为主,与他们所居住的黑暗的环境正好成为对比。她解释道,“锡安是一个备受攻击的城市,所以他们的衣服强调功用性肯定大于时尚。但同时,他们也以他们的历史和手艺自豪,所以他们的服装也要带上这个社会的整体精神。”在《黑客帝国Ⅲ》中,帕瑟芬与梅罗文加是地狱俱乐部的主人。俱乐部中的其他顾客营造出了一种邪恶堕落的气氛。“我们想要营造的是一种高段的变态感觉,但我们也想表达如博氏画中的暗中地狱的氛围。那些画中人物给予人类与非人类混合的感觉,所以片中的演员,我们都给了他们加上一点动物的个性,使他们看起来类似鬼怪。那是一种在现代俱乐部与幻想世界的融合”。
战斗:激烈宏大 似日本动画《黑客帝国Ⅲ》中两场打斗戏,一场被叫做“地狱俱乐部的生死决斗”,是在洛克斯船上尼奥与本的生死之战,另一场则是“战斗,或死亡”的最终与史密斯的战斗,那场场景被叫做“超级百人大战”,都是摄影、导演和演员通力合作的结果。“袁和平先生的设计与沃卓斯基兄弟的想法十分搭调”,制片人乔尔·西尔弗说,“除了表面一眼可见的角色间的力量对决,他也通过那些动作表现了角色的成长。仿照当代日本动画电影,《黑客帝国Ⅲ》中赋予自然景象,如天气、火焰及水以特性,用来表达智慧、行为和个性。其中涉及到自然界的事物,如闪电等被重新设计,由于所需要的虚拟效果太多,时间又紧,盖特将一部分工作分担给VFX的分包商,由他亲自监督。分包商包括:制作码流与其他特效的BUF;数字化环境还有复杂人物场景制作的Tippett工作室,制作隧道以及其中场景和大型杀人机器人的索尼映像为了将完成从前虚拟化到后期制作的复杂过程,盖特小组设计出了一个“锡安主程序”,这是为了拍摄一部影片所制造出的最具有功用性的交换引擎。它比仅仅的搜索引擎更为复杂,将所有包括画作数字化、设计概念、故事版、CAD舞台计划、概念的3d模型以及舞台计划、高分辨率模型,所有进行中镜头的Quicktime方式的片子以及所有的最终进的备份等全部集合起来。
锡安:残旧的文明 神奇的城市
艺术部门雇佣了400人以上的团队,在欧文·帕特森的领导下,将概念赋予生命。对比黑客帝国中他设计的30套布景,在后两部中他要设计150套图像。“要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何况时间又紧”,他说:“其中有些布景只要用几天。对艺术指导雨果·贝特阿普还有他的手下来说,这可是巨大的逻辑问题:要把布景准备好,拍完片后再立即拆毁清除,为下个布景提供空间。”帕特森的团队所需要建的最复杂的场景就是垂直的锡安地下城。“锡安与矩阵的情况正好相反,”他说:“那里没有高技术的空间,它靠近地心,是20世纪文明的残余,非常残败,但仍还能用。”锡安分为不同的层,最上层是甲板,给气垫船着陆用的基地。锡安志愿军由泽、恰拉这样的志愿者组成,他们呆在甲板上,面对电子乌贼的疯狂进攻。“甲板就好像一个有屋顶的水塔,飞机可以在这里起飞,有行道,还有掩体以及升降机。”帕特森描述。“那里十分古老,缺乏维修,所以我们必须给它那种看起来十分老旧的感觉”。帕特森和他的小组建造了锡安入船坞的模型,以及城市中所描述的环境,还有驾驶舱以及直升机舰队的甲板。这些模型能从这个角度观看,用在虚拟效果中,使得锡安以及大侵攻的场景显得活灵活现。(付军)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