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日英美泰”六国翻拍列传

——谁在抄袭?谁在致敬

  刀起剑落,多少情仇一再上演;毁剧不倦,满地狗血终究成殇。

  古典为源,专注高冷领先多年;千金开路,拿来创造敢为人先。

  孤芳自赏,年代长久升级全面;言情称霸,故事内容不敌美颜。

  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在当下遇到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关于版权的官司就算没遇到汪峰老师也可上头条;德国的“炸弹妞”来到中国,竟然能和《屌丝男士》大鹏“冰释前嫌”,真乃美事一桩;别以为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联手凯文-斯贝西(Kevin Spacey)的《纸牌屋》(House of Cards)有多不食人间烟火,岂不知24年前的英国版才是装逼神器。

  ●中国 与时俱进不假 经典不多也真

《三国演义》是公认的的经典,新《三国》口碑不俗

  (文/浮云)“翻拍”在中国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创作模式,2000年后突飞猛进的翻拍模式曾经并正在困扰广大创作者和观众——翻拍的间隔年限从两位数缩短到个位数,并且仍在加速缩短。《三国演义》从1994年到2010年的两版间隔了一代人,而现在,当年热播的日剧或韩剧,最快年内就会传出翻拍的新闻。与时俱进不假,经典不多也真,不论市场元素促使这种营养越来越少的轮回发展得多么风生水起,N次重复利用的故事人物与创意模式,的确是浪费资源。

  关键词一:名著

  只知经典皮 不知经典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