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明到曾小贤
看中国情景喜剧先锋性的“逆生长”

策划:顺心 灰灰/主笔:Domino

  20世纪初,美国的酒吧等娱乐场所为了增加客源,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单口相声的滑稽表演,这是情景喜剧的雏形。1947年播出的《玛丽-凯和琼尼》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情景喜剧,它讲述的是一个银行家和他习惯捣乱的妻子的故事,反应的却是当时美国社会最激烈、深刻的矛盾——体现出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动荡的世界表现出来的迷茫与彷徨;“二战”结束后,《我爱露西》成为人们最喜欢的电视剧节目之一,该剧探讨的也是一个极富社会性的话题——在战争时期走出家门工作的女性,在战争结束后如何重新回归家庭,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越战结束后,美国上下都在思考这样一段岁月,《陆军野战医院》应运而生……之后的《辛菲尔德》(又名《宋飞传》),《老友记》(又名《六人行》),《人人都爱雷蒙德》等情景喜剧统治美国电视剧几十年。美国的情景喜剧,之所以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盛不衰,这与它快速反应现实,批判社会现象,从而指导人们生活的先锋性有着根本上的联系,可以说,情景喜剧从出生开始,就背负了与它的名字背道而驰的先锋性。 中国的情景喜剧,作为英达海外归来送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在《我爱我家》诞生的时候毫不逊色于同期的作品。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爱情公寓4》强势回归又掀起了一番收视高潮,而这距离我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播出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我国的情景喜剧几起几落,经历过低谷期也曾经浴火重生。然而纵观情景喜剧20年,却不难看出中国情景喜剧的先锋性在“逆生长”。

  【巅峰,一步到位:社会话题性的《我爱我家》】
  社会话题性人物:傅明
  社会话题性语言:等我这儿粉碎了四人帮,你就把三中全会开喽!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电视文艺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中国电视文艺在80年代才刚刚起步,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处于初步探索期,此时推出的《我爱我家》作为中国本土的第一部情景喜剧,它的主创团队承担了非常大的风险。出师不利,《我爱我家》在当年甚至被评为“最差电视剧”。然而经过时间的历练《我爱我家》从“最差”沉淀成了“经典”。《我爱我家》绝对不负“经典”的盛名。

  策划王朔成名于80年代,他本身的文风犀利,字里行间透着北京部队大院青年的“痞”。80年代他的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而他在电视剧领域的喜剧天赋在《编辑部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次参与策划《我爱我家》,剧中的颠覆性也与王朔的思想一脉相承。

  编剧梁左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相声界曾经感叹中国的相声作者太少,一共也就两个半,其中这个“半”指的就是梁左,姜昆的《虎口遐想》便出自他的手笔。足以见梁左的喜剧功底的深厚。梁左浑厚的人文素养、渊博的知识、对文字娴熟地掌控,为《我爱我家》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英达,父亲英若诚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自己更在北大心理学毕业之后留学专门学习戏剧表演。92年他带着先进的理念回国,很快开始筹备《我爱我家》,在《我爱我家》的成功之后他继续导演了一系列喜剧,奠定了他中国喜剧掌门人的地位。

  王朔、梁左、英达三人将浓浓的京味融入了这部剧中,不仅有调侃、颠覆也有对我国传统语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此剧中傅明的扮演者文兴宇、贾志国的扮演者杨立新、和平的扮演者宋丹丹都在话剧舞台上有精彩的演出,剧集中客串的演员们如王志文、姜文、濮存希、葛优、蔡明等也为此剧添彩,可谓星光熠熠。

  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我爱我家》不仅是开启了中国情景喜剧时代,更是站到了时代的巅峰。然而在当年《我爱我家》首播时为何不被看好,争议最大的要数傅明这个角色。

  剧中的傅明是一个老干部,抗日末期参加战斗,伴随着新中国一路走来,古板又可爱。

  90年代对于像傅明这样的老干部的定位,一般是正统、严肃、经过炮火的洗礼,形象高大上,而傅明恰恰是在满足上列条件的基础上,也会一本正经地对建国后的血泪史进行调侃。比如在《失落的记忆》一集中,编剧借和平一摔摔丢了20年的记忆,大家演绎历史事件帮她找回记忆的情节,以独特的角度简述了那一段历史。傅老的一句经典台词“等我这儿粉碎了四人帮,你就把三中全会开喽!”这句台词正是傅明这样的老干部说出口才更有震撼力也更有笑果。此类台词比比皆是,让傅明这样的老干部从神坛走入凡间,轻描淡写却将之前的血泪转化为今日的笑料,在这个层面上,《我爱我家》这部剧,傅明这个角色,具有无法撼动的先锋性,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成熟,香气四溢:家庭话题性的《闲人马大姐》】
  家庭话题性人物:马小燕(马大姐)
  家庭话题性语言:毒品?这玩意听说过没见过,怎么的,也涨价了?

  英达在《我爱我家》成功之后趁热打铁推出了一系列的情景喜剧,但是除了《候车大厅》反响不错之外,其他反响平平。一直到《闲人马大姐》又再次掀起了情景喜剧的热潮。
  情景喜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接地气”三个字。《我爱我家》诞生之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各种新鲜事物新思想不断涌进的时刻,所以《我爱我家》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有历史,如傅老作为共产党和曾为国民党的邻居如何相处:也有社会问题,如民工讨薪等,在时间的广度和深度中都堪称翘楚。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受众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这一点上《闲人马大姐》做的也很好,主角马大姐是一个热心肠的下岗女工,形形色色的邻居们体现了人生百态。
  如果说《我爱我家》的主角是退休高干一家,那么《闲人马大姐》就是彻彻底底的草根狂欢,将《我爱我家》中建立的“家”的形象发挥的淋漓尽致。故事紧紧围绕以马大姐为中心的邻里琐事,马大姐小气、爱管闲事,但是热情、乐观、对生活充满激情,纵然有众多缺点,但她不断向周围散发热量。她身边的邻居们大多数也都在社会的中下层,大家每个人有自己的烦心事,孩子早恋、婆媳矛盾等等,然而都会找到解决的方法,也都不影响生活的美妙。
  马大姐边拍边播播了三年,马大姐也从筒子楼搬到了新楼房,有了新生活也遇到了新麻烦。边拍边播让《闲人马大姐》与时俱进,融入了很多新鲜元素,不断引入新人物,让整个剧在一个活跃的气氛中,这也是它长寿的原因。但正因为该剧“接地气”的风格,让其先锋性已经不能跟《我爱我家》先提并论了,中国的情景喜剧在发展中,但是先锋性已开始锐减。

  【青年,雄心勃勃:家庭情感性的《家有儿女》Video
  家庭情感性人物:刘星
  家庭情感性语言:我顶着压力上了这么多年学都没离家出走
          你们不觉得我很坚强吗?

  《家有儿女》的第一部在2005年首播,中国情景喜剧经过了11年的发展之后,已经非常繁荣,经历了之前的英达一家独大,现在其他导演的作品也陆续推出,情景喜剧市场非常火爆。但是另外一方面,情景喜剧的取材范围稍窄,由于场地所限,“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场地。幸好《家有儿女》可以从情节以及人物的设置上推陈出新。改革开放之后,普通民众的生活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像是《家有儿女》这样的新型家庭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如离婚再婚、子女教育、亲子关系等等,也是现代人会遇到的难题,在这部剧中大家以幽默化解,看得人心生暖意。
  人物关系设置上,《家有儿女》设计了两对单亲父母再婚走到一起的故事,这样母亲与继女、母亲与亲生儿子、父亲与继子、父亲与亲生女儿、夫妻间、姐弟间几条情感线相互交叉,再与生活琐事交叠在一起,笑料层出不穷。主要演员宋丹丹经过多部影视作品和春晚小品的打磨,已经确立了其标志性的喜剧风格,演起这样的一个单亲妈妈游刃有余;高亚麟本身就是情景喜剧出身,《炊事班的故事》中表现出色。有这两位撑起整个场面,不会难看。剧中的叙事重心不会过多分配给成年人,孩子们的戏份也非常重,尤其是儿子刘星,机灵活泼鬼点子不少,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刘星的饰演者刘一山也借助该剧星途一片坦荡。
  但是情景喜剧发展至今,此类的温馨小品已有过太多,《家有儿女》再怎么努力,也没跳出 “家”的类型,即便有古灵精怪的“刘星”贯穿始终也无济于事,毕竟刘星在属性上不具备一点批判、观察的元素,谁能期待一个小男孩能反应出家庭、民族、社会的话题呢?由此,我国的情景喜剧似乎进入到了一个尴尬地“瓶颈期”。类型固定,剧本相对粗糙都是情景喜剧的硬伤。

  【少年,不知愁滋味:网络话题性的《武林外传》】
  网络话题性人物:郭芙蓉
  网络话题性语言:我们这些江湖人士,每天岁月和阳光不断
          侵袭我们的皮乎(肤),一不留神就脑(老)了。

  2006年一部没有大腕,没有罐装笑声的古装情景喜剧撞入了大家的视线中,迅速捕获年轻人的心,获得不俗的口碑,引起了一番又一番对于情景喜剧的讨论,这就是《武林外传》。
  每个人心里都有或者有过一个武侠梦,《武林外传》就是捉住了这一点,并与轻松的情景喜剧融合,创作出这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武林外传》将背景设置成架空年代的一间旅店之中,主要角色身份多面,抽丝剥茧一一解密;内容上动辄武林、江湖、恩怨、情仇,与之前情景喜剧家长里短的主流叙事有很大差别,演员也多为活跃在话剧舞台上或电视上并不是很出名的演员,外形青春,讲述的也是年轻人的故事。现代词汇、网络用语在此间运用自如,这是一个没有年代的年代。
  形式上的创新、精准的定位使本剧非常成功。剧中的郭芙蓉更是一改传统影视作品中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形象,而是被塑造成肩能抗,手能拎,性格大大咧咧,动辄就要“排山倒海”的女汉子。06年的时候“女汉子”这个词还没这么火,但是这样性格与身份的反差让人眼前一亮,姚晨粗犷的五官也与角色性格相得益彰。她更是以郭芙蓉的成功和不懈的努力跻身一线女星。
  然而仔细琢磨,《武林外传》虽然看上去很新奇,但是如果抛开“武林”的外衣,故事依然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求而不得的感情、突然出现的家人、多年前的友人或者敌人突然寻上门……但总体来说,情节较之前的家庭题材紧凑许多。《武林外传》开启了情景喜剧的新方向,创作者们开始更关注年轻人。与此同时,迎合受众口味也会带来一种后果——娱乐至上。郭芙蓉这个以“大盗”出场的江湖女子,无论将排山倒海使用的怎样的出神入化,都不能提升中国情景喜剧的先锋性。

  【童年,天真烂漫:话题性的《爱情公寓》系列】
  话题性人物:曾小贤
  话题性语言: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武林外传》娱乐至上的理念延续到《爱情公寓》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至高点。时尚公寓、俊男靓女、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无厘头的对白,以上都可以作为《爱情公寓》的形容词。《爱情公寓》拍到第四季,粉丝众多周边热卖,主打偶像,一手好牌。
  故事背景设置在一套合租公寓里,性格迥异的男生女生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御姐、萝莉、型男、漫画宅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年轻人可能遇到的感情问题剧中都会有所涉猎,华丽的服饰,夸张的表演,斗嘴好比针尖对麦芒,想象力不受束缚,爱情是不变的主题。
  本剧中最著名的台词莫过于曾小贤的“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这样极富自信心的话语搭配略显屌丝的形象,虽然是电台DJ,但是却是一档深夜没有几个人收听的节目。这样的反差令人捧腹。
  情景喜剧发展到现在,已经跳出了最初受众群体的局限,情景喜剧不再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的最爱,而更多地想年轻人所想,做年轻人所做。新鲜事物、快节奏,一股脑地往里堆,现实统统都向后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光鲜亮丽的快餐式文化,少了传统情景喜剧的苦涩,《爱情公寓》更像是一颗包装好的糖果。

  从傅明到曾小贤,可以看出这些角色身上都有一定的多面性,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反差突出了戏剧效果。然而傅明是自己经历的血雨腥风和幽默轻松一带而过之间的反差,而曾小贤是自己眼中的曾小贤和别人眼中的曾小贤之间的差距。如此一对比,傅明是一个反类型的老干部,而曾小贤只是众多普通青年之一。角色的先锋性高下立断。当然,这样的差距是角色定位,影片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究其根本现在传媒的总体方向是娱乐最大化,一切求快,尽量求美。大家都想要高收视高票房,追求利益最大化,少有人肯沉淀下来做一些深刻的东西。情景喜剧尤甚,市场扩张,从业人数扩大,门槛又低,所以质量也就参差不齐。情景喜剧的土壤是生活,嬉笑怒骂看人生百态,是调侃不是刻薄,这里面藏的人生态度以及颠覆性的先锋性都是智慧。

  革命尚未成功,电视剧的相关人士需要努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