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比较上,即使双方某些节目的收视率旗鼓相当,央视的价格也更贵,但企业还是愿意把广告投给央视,一方面,央视是国家级电视台,对其品牌塑造更有帮助,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省级卫视播一个广告,消费者潜意识里会觉得广告里的该商品只是在当地销售,央视播出,大家就会觉得是在全国销售;另一方面,央视的广告具有高覆盖率,某些卫视的收视率虽然高,但收看它的人群文化层次、年龄结构都偏低,不是他们所重点打击的目标客户,而央视更容易吸引到精英阶层观看。
Part2.解开招标的种种达芬奇密码
密码一:经济不景气,为何央视还是吸金158亿
在今年央视和卫视的招标会举行之前,基于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专家普通对招标状况持不乐观态度,但实际并非如此,央视今年的招标总额为158.亿,创19年新高,比2012年的招标总额高出了约16亿,同比增长达11.388%。卫视方面,浙江卫视凭借《中国好声音》的强劲势头,也将招标总额拉高到16.7亿,平均溢价率达到89%,相比于上一年度的9.2亿,提高了40%左右。
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告导报》杂志总编辑凌平认为,越是经济不经济,越是有抢占市场的机会,企业家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还强调,诸如和节目揉在一起的如冠名等广告,越来越受到广告商的重视,而安插在节目间隙的平播广告逐渐不被看好,他在研究中发现,“即使一档收视率不高的节目冠名广告,也比一档收视率高的节目中插广告的到达率高。”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则认为,增长的数据体现了企业家对来年经济状况的信心指数。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消减广告是企业过冬的一种方式,而从2013年招标的结果来看,恰恰说明了全球经济正在回暖,大家对来年的经济发展十分有信心。
密码二:为何《中国好声音》人气如此高仍卖不过《星光大道》
在2013年的央视招标会上,《星光大道》的冠名权卖出了3.3亿的价格,立刻有人就指出,《中国好声音》如此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在央视的综艺节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卫视标王,冠名权卖了两亿的《中国好声音》遭到了央视的秒杀。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星光大道》和《中国好声音》其实不具备可比性,星光大道是常态周播节目,按照一月四期计算,一年里《星光大道》共有48期,而季播的《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只有15集,按照平均价格来算,《好声音》的价格还是高过《星光大道》的。
其实真正可以和《中国好声音》类比的节目应该是央视2013年的新节目《中国好功夫》,其1.4亿的冠名价格,对于一档新节目而言,已经算是非常高。正如凌平所述,高平台、高覆盖率,高收视依然是央视最具魅力的地方。
 |
 |
《中国好声音》 |
《星光大道》 |
密码三:限酒令为何挡不住酒
自2012年开始,央视开始实行限酒令,缩小了酒类广告的投放范围和投放数量,提高了酒类广告在央视播出广告的门槛。但有趣的是,这一限令,并未让酒类广告在央视的投放降温。纵观今年央视广告投放总额排在前十位的企业,有五家都是酒类企业,其中茅台、剑南春、五粮液高举前三甲的位置。人们不禁要问,限酒令为何就挡不住酒。
对此,李光斗认为所谓的限令并不能真正达到遏制酒类广告的目的,而是人为制造了产品稀缺,物以稀为贵,限制的结果恰恰是推高价格。
密码四:部分强势卫视为何放弃招标
尽管央视和进行招标的省级卫视,从数据上看都还不错,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公开进行2013年广告招标的电视台其实屈指可数,除了央视,省级卫视仅有湖南、安徽、浙江三家,而湖南卫视对于招标也显得异常谨慎,只拿出了15%的广告资源。凭借《非诚勿扰》等节目,在2012年的广告招标中风头非常抢眼的江苏卫视,这一次则非常的低调,节目全部采用认购的形式。查道存认为今年央视的招标增幅为11%,但要注意到这11%里有10%都来自于白酒行业,这只能说明白酒行业2013年的形式很好,其他行业则并不理想。此外,江苏卫视未进行招标,湖南卫视削减了标的物,也说明他们对2013年的经济形式有所担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于,一方面是几家强势卫视的低调谨慎,另一方面如东方卫视、天津卫视等往年比较沉默的省级卫视却开始发力,纷纷举行推介会以兜售自家资源,对此查道存认为,这是这些处在上升期的卫视必然的呈现,卫视的崛起都是以点到面,以一个节目带动整个平台的提升,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均是如此。像天津卫视2012年打造出了《非你莫属》、东方卫视有《中国达人秀》,他们都需要通过这些品牌节目,带动整个平台向上提升,以此增加其他节目的影响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密码五:电视剧招标为何变低调
关注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就会发现,央视首次把综艺节目资源拿出来招标,却对往年的电视剧资源进行了回收,并未对单部电视剧进行逐一招标,此外,搜狐娱乐记者翻阅了多家卫视的招标推介资料,发现即便卫视在力推自己的剧场,但却拿不出几部好剧来撑场。实际上,2013年的电视剧依然是企业瞄准的重点。据券商统计数据,2013年主打电视剧的安徽卫视中标总额7.66亿,其中第一剧场中标额约7亿,同比增长74%,贡献占比92.1%,与标底价相比溢价率159%;主打综艺的浙江卫视招标总额16.7亿,其中中国蓝剧场中标额3.87亿,溢价率163%。以两家卫视每年平均播出730集电视剧测算,每集平均广告收入达到70万-90万。考虑到两家卫视黄金档电视剧主要以联合采购为主,按照目前的广告收益,预计2013年可承受单集最高成本300万元-400万元,这基本是目前国内一线精品剧集的最高单集售价。
但问题在于,相对于电视台和广告商的热情,制片方并不买账,随着演员片酬的与日俱增,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制片方承担的风险日渐增大。根据广电总局的统计,2012年上半年电视剧生产数量约为7000多集,比2011年同期减少了一半,预计2013年这个数字会更低。从卫视目前手中持有的剧目来看,高希希的《楚汉传奇》已成为2013年最大的期待点,播完之后呢?有一个现象似乎可以说明问题,安徽卫视透露,2013年将增大对韩剧等的购买量。
密码六:新媒体为何还是撼不动电视
不少专家都把新媒体的崛起,看作是对电视台的最大威胁,认为新媒体势必从电视广告中抢得一杯羹。不过从2013年的招标整体状况来看,新媒体还未真正意义上对电视媒体伤筋动骨。
凌平认为,新媒体的崛起到目前还只能说是一种趋势,和电视媒体相对简单的构成相比,互联网的广告比较复杂,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格局显示:搜索第一,61%;展示广告第二,24%;视频9%;社交媒体2%;移动互联网1%。这一数据说明,真正和电视媒体正面交锋的视频,其实最需要的是从自己互联网兄弟手里抢到足够的份额,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与电视媒体抗争。另一个层面而言,新媒体广告和电视广告相比,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众更偏向于年轻人,而企业在投放广告上,肯定会优先选择受众更广的电视媒体。
但变化已经在发生。央视调查公司副总裁田涛预测:2012的网络视频广告大约为65亿,是电视的6%左右。说明中国电视媒体依然强势,而网络视频广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査道存则预估,2013年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0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