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照彬,台湾人,外号“苏大目”,台湾省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毕业。职业变更:IT工程师→音乐电视台编导→编剧→导演。

      1999年——经朋友的朋友介绍,担任《运转手之恋》编剧,入围2000年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2002年——担任陈国富电影《双瞳》的编剧。同年,自编自导处女作《爱情灵药》,并担任戴立忍处女作《台北晚九朝五》编剧,后为电影《三更》担任编剧。

      2006年——导演自己的第二部作品《诡丝》,吴宇森因为这部电影决定跟苏照彬合作。

      2010年——自编自导《剑雨》。

      2011年——三个剧本:爱情or武侠or科幻,还未确定选哪个。

      PS:运气好佐证

      最近觉得运气不错。那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租车,我先预订了一台丰田,隔天取车时,租车公司

    职员跟我说:“对不起,丰田没有

    了”。“那怎么办呢?”, “原价

    给你奔驰车, 不限里程,可以接受

    吗?”他看我面有难色,“ 真的, 这

    车全新的,开不到五千公里”,

    他着急了。于是我就开

    着车跑到挪威去了。

       ——苏照彬





  • 前言

      有了庞大的市场做保证,华语导演也许可以随意实现票房企图,但是,华语片中,有多少可以唤醒观众的“智力欲”?

       有梦想的导演多,有智商的导演少。

       2010年,大家发现了一位台湾导演,他的作品似乎让人觉得,其实华语电影导演中高智商人群并不那么少。

      他的IQ(智商指数)是:137。

      他是苏照彬。

      都说宅男爱做梦,理工科出身的苏照彬则更是夸张。原本只打算去做个城市的高级白领,当个IT工程师或者做做网页,但却一不留神进入了电影圈,而且还很会用理科生的缜密逻辑写戏造梦。拍了《剑雨》之后,他甚至想像克里斯托夫-诺兰一样,天马行空地去“盗梦”一把。一说到这个话题,他立刻就很兴奋地向记者表示,自己有一个比《盗梦空间》还要复杂的剧本。

      本来就是个理工鬼才,苏照彬讲起故事来更是不按套路出牌,时不时就在“青春期焦虑”的指引下去写一个个有着“致命逻辑”的故事。不过,在这个“聪明是新的性感”的时代,智商高就是讨人爱,甚至连老天爷都无比眷恋他,让其电影之路无比顺利。【返回封面】【查看全文

  • 跨界入行:宅男力量大

      写第一个剧本时,苏照彬已经29岁,正式拍完已年过30,他觉得他的幸运在于从理工界无障碍般地跳进了电影圈,宅男变导演。

      好编剧在华语电影界可谓奇货可居。殊为难得的是,理工科研究所出身的苏照彬,IQ很高,编剧与导演的路数是华语电影里最接近《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的一脉,逻辑缜密、幻想奇葩,除了出奇不意的好故事,还具备在二维银幕上创造四维空间的才华。

      搜狐娱乐:当时具体是如何从工科背景跳入电影圈的?

      苏照彬:其实我运气真的不错。当时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在拍电影。就有人问我说会不会写剧本,我说那我试试吧。我就用两个礼拜的时间写了《运转手之恋》。朋友看后觉得还挺好玩的,感觉不错。于是,我就进入这一行了。




      搜狐娱乐:感觉您的电影更复杂、更挑战智力。这跟您的理工科背景有关联吗?

      苏照彬:可能有一点点吧,因为工科很讲究逻辑推理,我的电影喜欢按照这个路子走,会先抛出一个蛮复杂的问题,看起来也没什么线索,然后我就一步步地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解释这个问题。

      搜狐娱乐:华语电影圈可能只有您接近《盗梦空间》、《黑客帝国》那种叙事方式,您有没有可能去“盗梦”一把?

      苏照彬:我确实喜欢写那种多层次的剧本。我现在有一个故事比《盗梦空间》还复杂,是跟时间和空间有关的。打算把这个计划放在未来,剧本太复杂,不晓得一般人是不是能够理解。

      搜狐娱乐:这样说来,您的IQ很高?有没有专门测过?

      苏照彬:哈哈,我测过一次。我的IQ是137,我觉得自己智商还不错。其实我希望讲一个大家都看的懂的电影。所以,我努力去写个简单的故事。

      搜狐娱乐:这样会不会跟您之前的电影风格相悖?

      苏照彬:应该不会。我的风格主要集中在叙事方面,努力去做一个圆圈式的故事。但拍完《剑雨》之后。我也在反思,之所以老是喜欢这么复杂的故事,可能是由于自己导演的功力不好。如果功力够好,反而能拍一个简单的故事。【返回封面】【查看全文

  • 创作灵药:都是热情那话儿

      一部《爱情灵药》让这位鬼才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可真正这导演坐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无比儒雅,谦谦有礼,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甚至他老实到接受男性杂志采访时会承认:自己热爱这本杂志的泳装美女台历。但他的电影却有着与这外表不相称的疯狂,好吧,他终于承认,因为写电影时,他被热情冲昏头了!



      搜狐娱乐:当时为什么会拍《爱情灵药》这样另类的故事?

      苏照彬:《爱情灵药》算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当时就是想把我满腔的热血都放在里面,当然有时候也会被热情冲昏了头。

      搜狐娱乐:这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圈显得很另类。

      苏照彬:是。可能是我刚才提到的热情这东西在作怪。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心态从青少年时期的感受跟想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当时我希望把青少年对性的焦虑和爱的向往及渴望的东西拍出来。

      搜狐娱乐:当时有没有借鉴的模版?

      苏照彬:其实是没有的。我主要的架构都是在剧本阶段就分的差不多了,之后看到的成品跟它在剧本里的结构其实是差不多的。

      搜狐娱乐:之前做编剧也挺成功,为什么会去当导演?

      苏照彬:为什么去做导演并不是因为觉得我去拍的话会比其他导演拍的好。但是有一个好处,如果是我自己的剧本,我自己拍的话看起来会比较完整一点点,因为从剧本到影像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难的过程就是要去取舍。

      搜狐娱乐:第一次做导演觉得自己成功吗?

      苏照彬:至少达到一个目标,大家看那片子时会觉得看到一部不太一样的台湾电影,就这一点来讲是OK的,但在技术和跟演员沟通方面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空间。【返回封面】【查看全文

  • 市场大考:剑雨的气 诡丝的结

      苏照彬跟吴宇森导演合作的机缘很单纯,吴导看了《诡丝》,刚好他想要跟杨紫琼合作一部戏,然后问苏照彬有没有剧本,于是便有了《剑雨》这部电影。

      在前期为了让电影更具卖点,《剑雨》的宣传方一直拿吴宇森的名头大作宣传,圈内有许多人为苏照彬抱不平,可这个宅男却十分感谢吴宇森的提携,并且在创作上仍然保全了自己的想法。他根本不会在乎宣传时打谁的名号,也不会在项目结束之后去苛责宣发人员,他要的就是观众即便能够猜到结局,也猜不到过程。

      搜狐娱乐:《剑雨》也写的非常复杂,人物很复杂,是想挑战一下还是想对观众说“我很牛”。

      苏照彬:我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剑雨》中我找了很多的卡司。但我并不希望这些人来跑个龙套或耍一刀就走,我希望这个角色不要浪费掉,能在有趣的空间里做得丰富和立体。这个难度就蛮高的,你要处理得很经济。

      搜狐娱乐: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跟吴宇森导演合作困难吗?

      苏照彬:其实吴导演是一个很慈祥的人,但跟他合作难度挺大的,这不是说他不好沟通,而是因为他拍了这么多年电影了,会有一

  • 系列成套的理念,更希望能拍一种气质的东西。一般年轻的编剧没办法去理解他这个情况,会在沟通上出现一点点接收不良的情况,我觉得我要好一点。

      搜狐娱乐:您对武侠的理解跟他也并不太一样,吴导演更注重情你更注重侠。

      苏照彬:应该说他注重的是一些传统、普世价值观的理念。而我比较喜欢从个人人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吴导演是从大的方向着手,我是从小的方面来看。

      搜狐娱乐:《剑雨》好像并没有取得它最理想的成绩?

      苏照彬:我当然希望《剑雨》的票房很好,但对我而言,它最后的票房也不差。因为我之前并没有片子在内地公映。其实这部电影对投资人来讲并没有赔钱,我们在海外卖的很好。

      搜狐娱乐:现在很难把你定义商业片导演或文艺片导演?

      苏照彬:拍电影的人都希望还可以再拍下一部,毕竟卖钱之后,电影公司才可以生存下去。所以,我一直努力做商业体制内的一个导演。当然台湾导演某种程度上都很希望达到雅俗共赏的目标,我也试着去挑战这个目标。

      搜狐娱乐:虽然最近几年台湾电影市场一直不是很景气,但您却一直比较顺。

      苏照彬: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我帮别人写的还是我自己导的,都是我自己想拍的作品。就这一点而言,我是非常幸运的,运气不错。【返回封面】【查看全文


  • 鬼才长成论:青春期惹的祸

      虽说美剧都喜欢调侃高智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是多么可笑,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群其实有着很年轻的心智。苏照彬也是如此,因为采访的时间正处于他的剧本创作期,他也异常精确的用“青春期焦虑”这五个字涵括了自己创作的逻辑样态。新人新作新格局,要的就是特色两个字。

      搜狐娱乐:《剑雨》之后,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苏照彬:其实《剑雨》对我来说,真的是一部最重要的作品。因为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电影,让大家知道我可以写作,可以拍电影,让我自己更确定地往电影方向走。

      搜狐娱乐:之后拍片大概会往什么方向走?

      苏照彬:只要是让我有热情的电影我都会拍。不管是大片还是小成本。

      搜狐娱乐:对当下电影圈的格局,对于新导演的格局怎么看?

      苏照彬:大格局我不敢说。但我个人现在最看好两位导演,一个是乌尔善,一个是宁浩。我看了乌尔善的《刀见笑》,觉得很新鲜,之前并没有看过这样风格的电影。我觉得他第一次做导演能做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

      搜狐娱乐:《刀见笑》跟您的处女作《爱情灵药》有点相像?

  •   苏照彬:你真的这么觉得?!我边看边在想自己第一次拍电影时的情景,两部电影确实有一些元素很像。譬如说,大家都在玩排泄物。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没有长大的导演都爱这样的感觉。

      搜狐娱乐:好多台湾电影都贴上台湾电影的标签,但是您的作品好像不是那么明显。

      苏照彬:类型片对我影响最大,我小时候都看《大白鲨》、《金刚》,所以当我当导演时,最想做好一部类型片。

      搜狐娱乐:感觉您是台湾本土电影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奇葩,总结下自己的特点吧。

      苏照彬:我的特点就是青春期的焦虑从未消失。这几天我都在写剧本,写剧本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还是有少年的心态,这种感觉会特别明显。可能再面对社会时,我也会让自己长大。但我总是有创作上的青春期,比如说,我现在在做的这三个故事,其实都是我青春期时的幻想,只不过我用成人的笔触把它写出来了。

      搜狐娱乐:戴立忍、钮承泽都说要到大陆来拍电影,现在却是您低调地就在内地走了一把,来内地拍片会水土不服吗?

      苏照彬:内地电影市场虽然很繁荣,但我有看到报道说去年就20来部电影赚钱,所以台湾导演也要注意这个现象。同时,导演分很多种,有作者型的导演,像《盗梦空间》那个导演他拍的东西有他自己的味道。有执行型的导演,譬如拍一个动作片,会请一个动作导演来执行。而台湾导演不可能做第二种,因为拍电影的经验没那么多。所以想要进军内地电影市场,得看电影公司能不能认同他的创作理念。【返回封面】【查看全文

采写:李雯雯、三金 设计:摘星 责编:小书儿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