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大学,诺兰从不满足于令他想吐的英国文学专业,而性格也决定了他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他宁愿放弃学分也要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用16MM的摄影机拍短片,并把本该用来泡妞的时间全部贡献给了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2001漫游太空》、《银翼杀手》、《星球大战》、《唐人街》……
他甚至无奈地坚信,所有值得拍的题材都已被前人拍尽,不知道还能在枯燥的现实世界捕捉到哪些稀奇的东西:“我真的很悲观,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我没有去念电影学院,因为我不相信学院可以教会我多少东西,但在英国文学专业之内我又不是个好学生,甚至对我投身电影业是一种羁绊,这样的感觉太糟了。”
19岁那年,诺兰率领草台班子拍摄的所谓“超现实主义”短片《塔兰特拉》,获得了在美国公共广播频道的播放机会,但很遗憾,记得这部电影的人或许也只有诺兰自己。
他正式引起电影界的关注,又是整整十年之后——“30岁前,我始终觉得自己机会无数,但拍电影是需要花钱的,当我开始明白这点时,才发现理想离我越来越远。”1999年,29岁的诺兰拼尽全力凑来6000美元,完成了超底成本电影《跟踪》。有趣的是,他把拷贝拿到香港国际电影节上炫耀,很快引起了眼尖者的注意——这个乐于为《记忆碎片》砸钱的眼尖者,便是日后开掘《暮光之城》的峰会影业。诺兰很快拥有了英美双重护照,开始撒腿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