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



   “不安分的血缘”和“不安分的种子”,这是张黎认为最能概括《中国往事》特点的两句话。其实,也正是他的写照。张黎坦言:“我就挺不安分的。其实,人人都有不安分的心。作为导演,我庆幸自己能通过拍电视和电影这样一种手段,让我自己把不安分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他认为“不安分”才能推动历史,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
   张黎拍摄的五部剧都“不安分”,他的剧充满“家国”情怀,但那情怀并没有俗套的说教,相反,充满反思,甚至引发争议。
   如果说《走向共和》《大明王朝》倾向“国“,《军人机密》《中国往事》倾向“家”,那么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家与国的融合变得更加的紧密。张黎用《人间》把从1925年至1949年国共分分合合的这段中国历史,通过一个大家庭,通过杨立仁、杨立华、杨立青兄妹弟三人被时代裹挟而引发的不同命运展现出来。
搜狐:有专家评价《人间正道》跟您以前的作品相比,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把信仰价值理想的问题重新提了
       出来,当您看见这个本子的时候是受了什么触动决定拍的?
张黎: 我对国共关系这个题材比较关注。国共关系到后来,就是抗日结束之后,主要矛盾就在这信仰上
       边。国民党一开始也是有信仰的,只是到后来他逐渐背离比较厉害。杨立青有信仰,其实杨立仁也有
       信仰,我们首先抛开党派不说,剧中展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坚守,这个我觉得是目前很多观众有所感触
       的地方。
搜狐:对于这种思想反思的重视,是您挑选剧本的首要因素么?
张黎:电视剧展现的思想深度,更多的来自编剧。我们很多朋友、同行说:“这是一个导演创作的班子”,
       其实这是不对的,它的主创主题来源于编剧。好的本子,好的班子,还要加上足够的票子,构成一个
       部作品的三要素。
搜狐:从比较新的一个角度展示国家的政治关系,多多少少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您在筹备过程中,有
       没有考虑到它的风险?
张黎:拍《走向共和》那时候年轻气盛,除了我们这个创作团队以外,我们几乎不跟别人交流。而这个戏
       呢,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今后可能遇到的审查关,包括一些学者,专家,他们都很认真的,很善意的
       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使这个片子的最后成形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搜狐:听说您的下一部剧是《孔子》?最近这个题材比较热。
张黎:不过不是跟风,我们这个《孔子》的编剧从琢磨到下笔将近十年了。本子是我最根本的一条选择标
       准,或者说是唯一的选择标准。本子好的前提下,票子少点没问题。我想拍完电视剧,还要拍动画片
       《孔子》,想让我的孩子们这么大年纪的人也能看,也能乐于去了解。
搜狐:有业内人士评价,您的作品有很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情怀,在时代洪流里讲述惊心动魄或者寻常人
       的生活,你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张黎:大了。我觉得我守的比较结实的,用“居安思危”来形容还比较合适,其实拍任何戏,我都会想的比
       较多。我拍戏不多,但是每部戏我都很用心。
                             上一页                    下一页